運河•今日
         

整體協調推進江南運河文化帶建設

發佈時間: 2019-11-20 11:24:13 | 來源: 新華日報 | 作者: 姜師立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江南運河北起江蘇鎮江,繞太湖東岸經常州、無錫、蘇州,南至浙江杭州,貫穿長江、太湖和錢塘江三大河湖水系,是大運河開挖較早、文化遺存較多、航道運輸量較大的一段,理應成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樣板區和示範段。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將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要求,作為全線通航的河段,江南運河文化帶建設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保護運河遺産。江南運河遺存眾多,要在遺産保護上堅守保護規劃紅線,將江南運河段的5段河道和14個世界遺産點保護好。設置好保護標識和保護界樁,注意檔案建設和資訊保存,注意環境整治,包括歷史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整治、污染防治,加強遺産監測管理,從技術手段上加強對大運河遺産的保護,同時保護好運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凸顯運河生態。江南運河是一個巨大的生態調節系統,要在運河沿線全面開展斷污工程,關停一批沿線的工業企業,禁止周邊工廠的工業污水、漁民生活污水、周圍居民生活污水進入大運河。保護和建立多樣化的鄉土生態系統、維護和恢復河道的自然形態、保護和恢復濕地系統,將運河兩岸防護林體系與城市綠地系統相結合,實現人居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提升水運功能。大運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要抓住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機遇,進行江南運河的現代化改造,建設現代化的裝卸碼頭,採用先進的導航設備,實施自動化管理,提高江南運河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大運河。

拓展景觀效益。建立更為系統和宏觀的規劃與管理,形成完整的網路化旅遊線路,並進行全新的設計包裝和創意銜接。將景觀欣賞、水工設施體驗、地方文化品鑒、美食品嘗、遊戲等內容創意化整合,帶動運河沿線相關景點的旅遊。政府要制定政策、強化監管,把大運河旅遊産品變成一個富有投資價值的平臺,廣泛吸引民資參與投資和開發。

傳承運河文化。要對江南運河及沿線城市文化的價值與精神內涵作深度梳理與挖掘,形成一批論文、叢書等研究成果,創作一批反映運河文化的文學影視作品,建設一批運河旅遊小鎮,打造一批運河文化展示館。通過加強對現存運河遺産資源的摸底調查、發掘研究,讓大運河遺産的文化價值呈現在世人面前。喚醒沿線民眾對大運河遺産的保護意識,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進一步繼承弘揚運河文化。

推進文化強市。江南運河段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要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利用,利用大運河的交通動脈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深入挖掘,充分整合運河資源,發展高端産業,在江南運河沿線構建一個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新高地。通過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推動運河經濟的發展,將大運河文化融入到經濟建設中,同時又通過運河經濟的大發展,推進運河文化的大繁榮,實現經濟與文化的相互促進,實現文化強市的目標。

國家發改委編制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提出要打造“三個帶”:綠色生態帶、璀璨文化帶、繽紛旅遊帶。而要達到這一目標,作為大運河重要一段的江南運河段要從頂層設計和具體操作兩個層面探索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整合沿線各地運河文化資源,整體實現江南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利用。

高起點規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注重區域合作。大運河是因為漕運而形成的共有文化長廊,要作“帶狀”去思考,無論保護和利用都作為一個整體。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就是讓大家共同發力。江南運河7個城市要形成區域合作、城市間合作,互聯互通,借鑒支撐,優勢互補,資源共用。注重部門協調。江南運河遺産分屬不同部門管理,容易形成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相互競爭的格局,在規劃之初就要形成協同發展、跨專業領域合作的態勢,從而構建不同功能的運河文化廊道或文化産業園區,避免同質化競爭。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作為活態遺産,要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妥善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遺産管理與水利航運管理的關係、文化功能與航運功能的關係、統籌建設大運河文化帶。

協調聯動推進。推動建立政府投入和社會力量共同協作的機制,聚合江南運河沿線的文化元素,在江南運河沿線城市共建運河文化圈,從而形成一個推動運河文化、主題文化、創意産業的長效機制,聯手挖掘運河文化價值。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協調聯動機制的作用,推動江南運河沿線城市建立文化旅遊發展的聯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協調機制和分工體系。探索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目前蘇北運河沿線組建了統一的蘇北運河管理局。建議有關部門推動江南運河實施全段的統一管理,至少江蘇段的統一管理。進行流域性立法。江南運河作為一條流域性的河流,其保護管理要有法可依。進行統一的流域性立法,使江南運河的保護管理有法可依。

聯手挖掘整理運河文化,建立“運河學”。目前江南運河沿線地區對運河文化價值的挖掘還停留在不同的城市研究各自的運河文化階段,缺少將中國大運河或江南運河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的機制,有關部門要整合江南運河沿線城市的研究成果,聯手挖掘江南運河文化價值。作為高校力量較強的江南運河沿線城市,要在推進“運河學”的建立上做先行者。建議江蘇與浙江有關部門要牽頭,形成合力。不能讓各個城市單打獨鬥,自説自話。要將運河非遺與物質遺産深度融合,如評彈、崑曲、蘇繡進園林;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讓蘇州評話、越劇上游船。用運河邊成長起來的文學藝術形式去創作新的運河文學藝術,如用崑曲、越劇、錫劇編演運河大戲。

聚合發展力量,打造江南運河城市群。目前,江南運河沿線在大運河文化産業建設、旅遊開發等方面未形成協同發展態勢。我國對外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對內提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都是一個統的概念,聚合的作用,將不同區域的經濟文化資源統一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去推進。江南運河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化長廊,一個世界級的遺産廊道,建設一個整合沿線城市的江南運河文化帶、經濟帶、城市帶具備充足的條件。要通過沿線城市的文化立市,整合運河文化資源,形成高品位、高效益的文化型城市群。蘇錫常都市圈是江蘇運河沿線重要的都市圈,通過江南運河還可以串連起浙江段杭嘉湖地區的城市群,建成包含7個城市的江南運河城市群。要發揮江南運河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作用。通過文化立群,全面梳理沿線城市文脈,整合多樣的文化資源,培育積極協作的城市群文化機制,推動沿線城市合作推出一些文化項目、出版項目、産業項目,規劃一批跨地區的運河文化産業園區,培育一批跨地區的運河旅遊項目和品牌,聯合發展運河文化産業,從而振興運河文化,發展運河經濟,聯合打造江南運河城市群。

(作者為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研究員、揚州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

推薦閱讀
江蘇文投集團亮相長三角文博會 三大重點項目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大運河主題影視劇《北上》簽約、“紫金文創”定制發佈、江蘇大劇院合作簽約……對於江蘇文投集團帶來的三項主題發佈會,江蘇文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徐寧用“融合”、“多元”、“共用”三個詞概括。據悉,“紫金文創”背靠“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的大樹,通過大賽6年積累下來的海量設計師與作品,遍佈長三角地區、大粵灣地區發達而豐富的文創生産企業,為企事業單位、機構與個人搭建個性定制、文化賦能的文創定制平臺。活動現場(江蘇大劇院供圖)大運河主題影視劇《北上》簽約打造大運河江蘇段金名片據徐寧介紹,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就是推出攝製影視劇《北上》項目,他將該項目概括為“融合”:運河風情和人文影視的融合,著力反映人文歷史、古今交融的運河故事。
整體協調推進江南運河文化帶建設 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協調聯動機制的作用,推動江南運河沿線城市建立文化旅遊發展的聯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協調機制和分工體系。我國對外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對內提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都是一個統的概念,聚合的作用,將不同區域的經濟文化資源統一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去推進。江南運河段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要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利用,利用大運河的交通動脈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深入挖掘,充分整合運河資源,發展高端産業,在江南運河沿線構建一個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新高地。
《江南大運河歷史圖譜》發佈 本次論壇以“方志文化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貢獻”為主題,論壇上簽訂了《共同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地方誌合作備忘錄》,發佈了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組織編纂的《上海通史(新修)》、江蘇省地方誌辦公室組織編纂的《江南大運河歷史圖譜》、浙江省地方誌辦公室組織編纂的《浙江通志》、安徽省地方誌研究院組織編纂的《安徽通志》等一批長三角區域地方誌成果。11月10日至11日,經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批准,由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江蘇省地方誌辦公室、浙江省地方誌辦公室、安徽省地方誌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地方誌與長三角一體化論壇”在南京舉辦。《江南大運河歷史圖譜》從700多種古代政書、大臣奏疏、水利學家個人文集與各地舊方志中,精選出80余組(幅)有關大運河河道變遷、堤壩維護、沿河風情等方面的地圖、繪畫,始於春秋、止於民國,時間跨度超過2500年。
千年大運河 煥發新生機 目前,鄭州市正在實施索須河分段生態提升治理工程,將新增水面面積1300畝,使這條已流淌上千年的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段煥發新的生機。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