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大運河的原鄉(二)
邯鄲——大運河的原鄉(二)
東漢末年,各地豪強紛紛討伐董卓。袁紹被推為盟主,自領冀州牧,據守冀、青、幽、並四州,成為北方最大的軍事割據勢力。
袁紹的駐地,便是鄴城(位於今邯鄲市臨漳縣境內)。
然而,由於諸侯割據,長期戰亂,黃河之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建安八年(西元203年)4月,曹操兵臨鄴城,但終因糧草供應不濟,無功而返。次年春,曹操再攻鄴城。為通糧道,其于淇水入黃河處築堰,“遏淇水入白溝”,漕船因而可從許都(今河南許昌)直抵鄴下。《水經注》載:“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浹而加其功也。正是由於白溝源源不斷地補充兵員和軍需,曹軍才得以攻克鄴城,並最終將袁氏集團余部消滅。
曹操攻佔鄴城後,即以此為大本營,運等帷幄,興修水利,並以白溝為主幹河道,先後開鑿了睢旸渠、平虜渠、泉州渠、利漕渠和新河等,南通江準,北探幽燕,“平原幹裏,漕運四通”。據《三國志 魏志》記載:“每東南有事,大軍興眾,泛舟而下,達于江準。”
西元216年,曹操被封為魏王。因此,他更是以鄴城為王都,修宮建殿,高築銅雀,乃文乃武,經略天下。
白溝,使得華北社會經濟迅速發酵。一時間,中山酒、真定梨、故安棠、信都棗,朝歌綾羅、襄邑錦繡、凊河縑戀、房子緜纊等等南北美食、東西俏貨,像養分像氧氣,在白溝的脈管裏你來我往,交匯融通。
華北平原棲惶惶的臉頰上,終於重新泛起紅潤,麥粟如海,雞豚遍地;桑果香,鶯歌燕舞。黃髮垂髫,民勤民樂,城鎮衠巷市場繁榮。
此景此情,人眼入心。曹丕感慨萬千,詩興大發:“野田廣開闢,川渠互相經。”於是,以“三曹””“七子”以及蔡文姫為代表的鄴下文人,便時常將白溝的浪花與帆影打撈上岸,掬于掌中,細細品味,結晶為名篇佳構。
這一眾情詞並茂、剛健雄奇的詩賦,開創一代文風,被後人譽為“建安風骨”。
四通八達的水網,恰似曹魏的根脈,深深地探人遠遠近近的鄉村、大大小小的城鎮,緊緊地將北中國聚攏在一起,從而使其成為實力最為雄厚的中原霸主。而後,司馬氏也正是腳踏曹魏根基,手握曹魏重兵,滅蜀吞吳,一統天下。
根深必然葉茂,葉茂才能花繁。魏晉之後,鄴城仍然發生著精彩蝶變。
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王朝,陸續在這裡建都。
可以肯定地説,彼時的鄴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最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
顯然,此時的白溝,已初具運河維形。
如果説大運河的濫觴,可以遙想到吳越時期的邗溝,那麼,毫無疑問,在整個北方,為大運河奠定根本基礎的,就是當時規模最大、水系最為成熟的白溝。
由此可以確定,以鄴城為中心的白溝,正是大運河最主要的肇始地。
那麼,邯鄲,自然就是大運河的原鄉!
作者:李春雷
摘自《邯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