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政策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16:11 | 來源: 中國政府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是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構成,全長近3200公里,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展現出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勇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但長期以來,大運河也面臨著遺産保護壓力巨大、傳承利用品質不高、資源環境形勢嚴峻、生態空間擠佔嚴重、合作機制亟待加強等突出問題和困難。出臺《規劃綱要》,強化頂層設計,推進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對於打造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引領,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探索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都具有積極意義。

《規劃綱要》提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文化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科學規劃、突出保護,古為今用、強化傳承,優化佈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

《規劃綱要》明確,要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線串珠,珠帶面”的思路,構建一條主軸帶動整體發展、五大片區重塑大運河實體、六大高地凸顯文化引領、多點聯動形成發展合力的空間格局框架,並根據大運河文化影響力,以大運河現有和歷史上最近使用的主河道為基礎,統籌考慮遺産資源分佈,合理劃分大運河文化帶的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清晰構建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空間佈局和規劃分區。

《規劃綱要》以專門章節突出強調,要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大運河遺存承載的文化,活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揚大運河歷史凝練的文化,從這3個層次深入理解大運河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突出大運河的歷史脈絡和當代價值,以此統領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

《規劃綱要》從強化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推進河道水系治理管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促進城鄉區域統籌協調、創新保護傳承利用機制等6個方面著手,分6個章節闡述各方面重點工作、重點任務和重要措施,並提出文化遺産保護展示、河道水系資源條件改善、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文化旅遊融合提升4項工程,以及精品線路和統一品牌、運河文化高地繁榮興盛2項行動。

為保障各項工作的推進實施,《規劃綱要》進一步強調,要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調動各方力量,健全體制機制,激發內生動力,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把工作抓實抓好。要強化組織實施,建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協調機制,負責統一指導和統籌協調《規劃綱要》實施,大運河沿線8省(市)是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主體,各縣(市、區)承擔各項任務落實的直接責任,中央各相關部門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

《規劃綱要》還從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法律保障、抓好督促評估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並明確了重點任務的部門分工,以保障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推薦閱讀
京津冀聯袂打造話劇《運河1935》 該劇以“大運河鄉土文學”作家劉紹棠系列作品為依託,選取了更容易引起關注共鳴的1935年為時間起點,講述了通州運河兒女在面臨中華民族危難、華北危急的特殊時刻,憑著樸素的愛國情懷、天然的正義感和正統的道德價值觀選擇抗日的故事。集結京津冀三地優質文化演藝創作資源、講述大運河故事的話劇《運河1935》將於12月20日在首都劇場首演,隨後還將在大運河沿線多個城市進行巡演。”(記者牛春梅)。
北京市水務局黨組調研北運河流域綜合治理並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研討會 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題目是領會和把握會議精神的參照,“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規定了方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表明瞭發展目標。《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同樣適用於北京流域治理,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融會貫通,全面抓好落實。要緊緊圍繞“安全、潔凈、生態、優美、為民”五大發展目標不懈努力,積極踐行“轉觀念、抓統籌、補短板、強監管、惠民生”的工作思路,通過轉觀念、抓統籌實現頂層設計,真正落實新時期治水方針和四定要求,推動首都水務工作高品質發展。
弘揚運河文化 傳承棹歌之美 大運河閱讀接力活動自北京通州起,在大運河沿岸各個城市傳遞,一城一站舉辦閱讀活動,在每一站都留下了當地活動的印跡,號召社會公眾將閱讀和行走相結合,在行走中閱讀運河歷史,在閱讀中傳承運河文化。此次活動期間,代表們還參觀了位於嘉興王店鎮清初著名的藏書家朱彝尊的故居曝書亭,參觀了嘉興市圖書館,嘉興市圖書館王店鎮分館、高照街道分館、王江涇鎮分館等閱讀空間,以及月河歷史文化街區、三塔遺址、長虹橋等嘉興的大運河歷史文化遺存,進一步感受了嘉興的藏書文化、全民閱讀開展情況和大運河保護情況。最後,活動在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和大運河閱讀接力活動項目負責人張曉楠交接大運河閱讀接力長卷中落下帷幕,為2019年大運河閱讀接力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同時也開啟了大運河沿岸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共用的新篇章。
鎮江大運河,演繹江河交匯“城市傳奇” 1980年,被譽為“江南第一閘”的諫壁船閘建成啟用,成為蘇南運河又一重要入江口門,大運河水上航運功能前所未有得到充分發揮。鎮江這座歷史上著名的水運樞紐城市、對外通商口岸和商埠城市,由此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列,迅速發展成為現代化的港口工貿城市、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反映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等工作,弘揚鎮江市在大運河重點建設區建設上取得的歷史文化、生態文明和經濟發展等方面成就,作為首屆中國·鎮江大運河文化月的主要活動之一,鎮江報業傳媒集團“行走運河”大型全媒體行動近日正式啟動。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