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實踐新論】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階段、新空間、新任務
作者:朱永彪(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後,11年來一路生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1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四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再次肯定了“一帶一路”的深遠意義和取得的成績,並對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作出全面部署。這標誌著共建“一帶一路”迎來了新階段、新空間、新任務。
共建“一帶一路”進入新階段
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實現共建國家的共同發展與繁榮。經過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標誌性項目相繼建成並投入運營,為共建國家帶來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
“一帶一路”正在實現從基礎設施聯通到全面互聯互通。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隨著中歐班列的飛速發展和升級,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開通,以及一大批能源項目相繼建成並投入運營,共建國家間及各國內部的互聯互通與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大大提升。各國間的政治互信不斷增強,經濟聯繫更加緊密,人文交流日益頻繁,科技創新合作不斷深入,各國都獲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
然而,基礎設施建設只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方面。新階段,共建“一帶一路”將更加注重全面立體的互聯互通。同時,除了經濟合作,共建國家將更加注重全方位合作,包括更加注重政治、文化、科技、民生等多領域的合作。
令人欣喜的是,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增進中國同共建國家友誼、促進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還撬動了更多國家關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並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投入越來越多的真金白銀。未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更加深入,合作理念、合作模式更加成熟,合作速度、合作品質進一步提高,其綜合效益將進一步放大,世界性意義和影響更值得期待。
拓展共建“一帶一路”的新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機制,不斷拓展更高水準、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共贏發展新空間。”這為共建“一帶一路”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及合作模式打開了新視野。
深化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周邊國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夥伴。通過深化與周邊國家的區域合作,可以更高效地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例如,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中亞國家的合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可以在“保存量、做增量、提品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全面拓展與周邊國家的合作領域,不斷深化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合作,提高與周邊國家合作的品質。
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共建“一帶一路”不僅關注周邊國家及共建國家,還積極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並重視第三方市場合作。在新階段,通過進一步加強“一帶一路”與國際規則的對接與融合,推動共建國家實現更高水準的開放與合作,不僅可以更好地推動共建國家的産業升級和經濟發展,也可以使共建國家更便利地利用國際資源。通過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一帶一路”正在為共建國家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利用新技術賦能合作。新階段,共建“一帶一路”可以利用新技術提升合作品質,不斷夯實並擴展合作空間。例如,通過建設“數字絲綢之路”,推動共建國家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的合作;通過推廣清潔能源技術和産品,共用環保經驗,促進共建國家的環境保護工作和可持續發展。新技術的大範圍應用,不僅可以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的動力,也將開拓出新的合作共贏空間。
加強“一帶一路”與其他重大戰略的對接融合。可更好統籌“一帶一路”建設與新發展格局之間的關係,重視國內尤其是西部地區經濟帶的建設,變通道經濟為經濟帶。規劃建設西部地區的經濟帶,在高品質打牢西部地區發展基礎和安全基礎的同時,有望為國家發展塑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和增長方式,加快形成“一帶一路”新的經濟和戰略支柱,更好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的高品質高速發展。重視西部地區經濟帶的建設,既是新階段的重要表現,也是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可以拓展的新空間。
落實好共建“一帶一路”的新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提出了四個“相結合”與三個“統籌”,即堅持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相結合、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科學佈局和動態優化相結合、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相結合;統籌深化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和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統籌鞏固傳統領域合作和穩步拓展新興領域合作。這對新階段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
第一,積極應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地緣政治風險顯著增加,一些國家和地區安全形勢堪憂,給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了複雜的安全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更好地“控變數”,需要不斷完善風險防控化解機制,提升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準。同時,要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與共建國家一道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為複雜動蕩的國際局勢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第二,高標準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為了推動“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需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科學看待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之間的關係,更加重視項目的品質和效益,做好“加減乘除法”。“加法”主要是把共商共建共用原則落到實處,實現共商+、共建+、共用+,以及“五通”+。減法主要是實現以政府引導為主逐漸發展成企業自發為主,把主要舞臺交給企業。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政府要退出,而是要更好地當好助推器。“乘法”是進一步深化與重點國家地區重大戰略規劃的對接融合,如把支援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對接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規則、標準和最佳實踐,更加積極地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等。“除法”就是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動態優化,減掉不符合可持續目標、不符合經濟規律的項目和規劃,同時集中優勢資源,為“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優質資源。
第三,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全力以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勇於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堅定不移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充分考慮中國的國力、財力等實際情況,以及共建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差異,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和策略,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量力而行,不僅是對自身能力的清醒認識,也是對共建國家負責的表現。全力以赴則體現了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決心和信心。儘管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面臨一定的挑戰和困難,但對於有利於共建國家的事情要迎難而上,努力實現與共建國家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這種平衡的態度和策略,既體現了中國對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戰略的深思熟慮,也體現了對國際責任和擔當的堅定承諾。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走過了11年的光輝歷程。展望未來,“一帶一路”將繼續拓展新空間、迎接新任務,為共建國家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福祉,同時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