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絲路:中國-東盟教育合作的未來與願景
【世界教育之窗】
作者:伍紹楊(華南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東南亞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2024年10月10日,中國與東盟十國領導人在寮國萬象舉行第2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併發布了《中國-東盟關於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將支援從學前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合作,包括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重點關注數字化轉型以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雙方將擴大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學生交流,並探討合作開展師資培訓和聯合辦學。
2024中國-東盟教育交流週日前在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開幕。今年交流周主題是“深化教育合作、促進人文交流、攜手共創未來”。新華社發
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的經貿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東盟連續4年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東南亞帶來了大量基礎設施投資和發展機遇,如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項目切實提高了人民的福祉。在區域一體化方面,中國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與生效,正在塑造區域貿易格局中發揮關鍵作用。
得益於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繫,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出現了積極變化。據東南亞國家態度調查的最新結果,2024年首次超過半數(50.5%)的東南亞民眾將中國而非美國視為優先的戰略夥伴。中國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進一步上升,多數東盟國家對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表達了認同。
雖然經濟合作為雙方關係注入強勁動力,但東南亞國家對未來發展的疑慮仍值得關注。不少東南亞民眾對國際勢力在本地區的影響力提升感到擔憂,認為這可能會削弱東盟的自主性。圍繞海洋爭端、瀾湄江水資源開發等問題,東盟國家的區域內分歧依然存在。中國希望展示一種有別於西方主導的、和諧互惠的世界秩序,不僅是依靠經濟手段,而且需要在民心相通方面下更大功夫,與當地民眾建立起真誠的理解與信任,教育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路徑。
多元且不均衡:東南亞獨特的教育圖景
東南亞處於海陸貿易路線的戰略要衝,先後經歷過多次帝國征服和殖民統治,曾被認為是現代民族國家體系“最後的飛地”,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族群和語言複雜性。在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上,東南亞國家的政治光譜幾乎涵蓋所有現代政體。在經濟上,這些相對年輕的民族國家在過去幾十年裏經歷了全球最快的增長,但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都存在嚴重不平衡。
多樣性和差異化的特徵也投射到教育上。一方面,東南亞涌現出一些世界一流大學,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馬來亞大學等。另一方面,緬甸、柬埔寨等國甚至缺乏合格師資和基本教學設施,政治動蕩時有發生,打斷教育發展的進程。語言和宗教的多樣性對區域內教育協同和合作構成客觀阻礙,如東盟十國擁有11種官方語言,其中大部分相互之間難以溝通和理解,導致英語成為區域通用語。
除新加坡外,東南亞國家羸弱的公共教育體系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教育需求。東南亞擁有非常年輕的人口結構,全球15至24歲青年中約有1/11生活在東南亞,平均年齡只有29歲。東盟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已達2000萬,但平均毛入學率只有40%,不及東亞地區的一半,這意味著其龐大的教育需求尚未被釋放出來。面對巨大的供需缺口,東南亞國家放鬆管制,允許私人和外國辦學者進入,以增加教育供給。
令人矚目的是東南亞已成為全球私立國際學校增長最快的地區,以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最為典型。這些國際學校提供IB、A-Level、AP等主流國際課程,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特色課程,憑藉相對低廉的學費、寬鬆的入學門檻、全英文授課環境,甚至吸引了不少中國中産家庭。在高等教育方面,一些國家在利用私人或國際合作辦學,擴大招收境外學生,成為國際教育的提供者。比如,馬來西亞在新加坡邊境興建大型國際教育城,並引入多所世界名校開設分校,打造東南亞的教育樞紐。
另一個趨勢是,教育也被視為推動區域一體化和整合的重要途徑。東盟正積極參照歐盟模式,嘗試在課程、品質評估與保障、學生流動、學分學歷互認、聯合研究等領域建立統一框架與標準。但由於各國國情差異巨大,政府間在執行力、治理能力和資金投入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諸多宏偉構想和倡議只能停留在紙面上。以學生流動為例,2018年該地區僅不到10%的留學生選擇在東盟內部就讀,絕大多數還是奔赴域外國家深造。
傳統的多樣性與現代化進程交織,發展的不平衡與青年人口的急劇膨脹形成矛盾,龐大的教育需求與薄弱的公共供給之間存在鴻溝,私有化趨勢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引發品質隱憂,區域合作雄心勃勃卻困難重重。這些結構性因素交織,共同勾勒出一幅東南亞極具張力的教育圖景。
互利共贏:中國助推東南亞教育發展
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大援助力度,成為東南亞教育事業的重要支援者。據統計,2021年中國對東南亞的教育援助達40億美元,遠高於同期美國不足1億美元的水準。這些援助項目多以“一帶一路”共建和中國-東盟合作機制為依託,涵蓋人文交流、語言推廣、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為雙方教育合作開闢廣闊前景。
一是與東盟建立常態化的教育交流機制,搭建起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平臺。自2008年以來,中國-東盟中心通過舉辦教育交流周、合作論壇、高等教育展等活動,為雙方教育工作者搭建溝通平臺。青年交流也成為雙方務實合作的新亮點,中國-東盟青年營、青年交流周等活動的開展,增進雙方教育界和青年學生的理解與友誼。中國還與多個東盟國家簽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為人才流動掃清障礙。
二是大力支援東盟國家開展漢語教學,推動中華文化傳播。自2003年以來,中國每年向泰國中小學派遣數千名漢語教師志願者,成為該領域規模最大的項目。中方還針對東盟國家公務員、教師等社會各界人士開設漢語培訓班。目前,中國在東南亞建有42所孔子學院和39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在學人數超過50萬。大部分東盟成員已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漢語已成為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外語。
三是設立各類獎學金,支援東南亞學子來華留學。中國政府專門設立面向東盟的獎學金項目,覆蓋從本科到博士的各個階段。除國家獎學金外,地方政府、高校、孔子學院等也提供豐富多樣的資助。在政策利好和中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雙重作用下,東南亞在華留學生數量快速增長,目前每年來華留學人數超過10萬人,佔來華留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
四是通過職業教育培育“中文+專業技能”的複合型人才,助力東南亞産業升級和民生改善。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與東盟職業院校開展了至少70個學生聯合培養項目、組建了19個職教聯盟。“魯班工坊”作為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的金字招牌,目前已在東盟建成8個,成為中國技術技能標準、職教模式輸出的重要窗口。中方提出未來3年內在東盟再建10所中國-東盟現代工匠學院,助力當地職業教育發展。去年在柬埔寨金邊揭牌的柬華應用科技大學,由中國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與當地僑團聯合創辦,開啟了職教領域國際化辦學的先河。
中國大學也在東南亞積極佈局海外校區。目前,寮國蘇州大學、馬來西亞廈門大學、曼谷雲南財大商學院等相繼成立,標誌著中國大學“走出去”戰略取得重要進展。這些項目充分發揮中國在學科專業、師資力量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方式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地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援。
未來展望:中國在東南亞教育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已成為推動東南亞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面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形勢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要進一步釋放教育助力區域發展的潛力,仍需直面諸多挑戰。
援助管理和品質監控機制有待加強。儘管中國在2018年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規劃統籌對外援助工作,但頂層設計和政策規劃應進一步加強。許多教育援助項目與受援國的發展戰略未實現有效對接。各部門、地方政府在援助方式上缺乏統一協調,難以形成整體合力。此外,傳統的政府主導模式和決策慣性仍較明顯,民間組織參與度依然偏低。未來應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管理體系,完善評估機制,充分調動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的積極性,提高援助品質和效率。
教育援助的滲透率和輻射面有待擴大。儘管中國為眾多東南亞學子提供資助,但相對於該地區龐大的人口基數而言,受益群體仍集中在中上和精英階層,廣大基層民眾對中國的認知相對模糊。為擴大教育援助的社會影響,可行的路徑是利用數字技術,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用。東南亞是全球移動網際網路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蘊藏著巨大的線上教育市場。相關企業與部門應抓住這一機遇,加大在該地區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幫助東盟國家提升資訊化水準。鼓勵中國線上教育企業、網際網路平臺走出去,與當地機構合作,開發適合東南亞需求的線上課程,拓寬教育服務的受眾面。
中國亟待打造國際教育品牌。東南亞國家對高端國際教育的需求持續增長,但在這一領域,來自歐美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仍佔據主導地位,中國的話語權相對較弱。為提升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際教育品牌勢在必行,這需要從課程標準、教學方式、師資培養、學生服務等環節入手,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人才培養模式。要加強與東盟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對話,爭取中方參與區域教育規則制定的話語權。支援國內一流大學加大在東南亞的佈局力度,通過設立海外分校、聯合實驗室等方式,提供高水準的教育教學,樹立中國教育的良好形象。
最後,吸引和留住東南亞優秀人才任重道遠。從美國的經驗來看,它之所以能長期保持國際上的教育領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廣納全球英才的優勢。中國在吸收高端國際人才、打造多元包容的就學就業環境等方面仍有進步空間。目前,來華留學生的管理大多采取集中模式,與中國學生相對隔離,不利於文化交流和社會融入。同時,畢業生在華實習、就業面臨諸多政策壁壘,語言文化差異、就業資訊不暢等,成為阻礙其在華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未來,如能提升國際化辦學水準,完善國際學生管理服務體系,優化實習就業政策,則可為留學生在華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中國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教育援助國,雖有地緣的優勢,但更多是基於命運與共、攜手共進的理念,體現了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價值追求。加強與東南亞的教育合作,正是中國參與全球教育治理、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
《光明日報》(2024年10月17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