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要聞速遞>

從“天下大同”思想到“全球文明倡議”: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國智慧

2024-09-10 09:08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序言

2023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總書記用“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四個“共同倡導”對全球文明倡議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為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中國方案,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贊同和廣泛關注。

早在先秦時期,《禮記·禮運》篇中就提出了“天下大同”的思想,是孔子對社會秩序和人類相處之道的思考。孔子認為,應建立一種人人平等,社會資源得到合理分配,老幼病殘都能得到應有的照顧,人們相互信任,彼此幫助,形成一種不分民族國家,沒有階級之分,沒有欺詐與爭鬥的人類社會,而這種理想社會被稱為“天下大同”,也被視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一種理想追求。

當今世界,風雲激蕩。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全球公共危機頻發,“俄烏衝突”“巴以衝突”等國際政治紛爭和軍事衝突多點爆發,全球發展和安全形勢錯綜複雜,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充滿著不確定性。謀發展、求和平仍然是世界人民的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如何實現世界和平與發展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和中國古代文化思想“天下大同”,均秉持著中國合作共贏、互利共生的理念,為推動世界向著更加和平、穩定、繁榮的方向發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寶貴的中國智慧。

中國智慧的歷史契合

“全球文明倡議”主張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與互鑒,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繁榮的世界,這與中國古代“天下大同”思想強調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生,追求天下大同、人心歸一的理想境界一脈相承。同時,“全球文明倡議”倡導的“生態文明”理念,與“天下大同”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張“天人合一”相契合;全球文明倡議倡導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學互鑒”原則,與“天下大同”主張人與人“和諧共生”和“和而不同”相契合;全球文明倡議倡導的“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共同發展”理念,與“天下大同”主張“兼收並蓄”,認為不同文明可以相互學習、借鑒相契合;全球文明倡議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天下大同”主張不同文明之間應平等對話、求同存異相契合。“全球文明倡議”與“天下大同”的思想的高度契合,是東方智慧穿越古今對話,是中華文化思想的傳承,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的中國方案。

“天下大同”強調了和諧共生的理念,超越了文化、宗教、民族的差異,啟示指導著人們以平等、包容的心態對待他者,不論其來自何種文明或背景,都應該受到同等的尊重與理解。當前,氣候變化、貧富差距等全球性問題日益凸顯的情況下,“天下大同”這種主張超越狹隘的民族觀念,樹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思想,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種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新的思路和路徑,也為全球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指導。

“天下大同”思想也強調了多種文化的兼收並蓄和相互學習,鼓勵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互鑒,為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推動不同文明在交流中共同繁榮。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文明相互交融、共同發展,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天下大同”思想提倡的和諧共生理唸有助於化解文明衝突、增進國際合作,推動全球各國共同應對共同挑戰,也能夠為全球文明交流提供理論指導,促進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和發展。在推動“全球文明倡議”的實踐中,“天下大同”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智慧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智慧在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無論是“天下大同”思想,還是“全球文明倡議”,自古至今,中華民族一直秉持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世界觀念,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在國際事務中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中國始終倡導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和理解,推動全球社會的和諧與進步,通過文明交流互鑒大會、博鰲亞洲論壇等平臺,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凝聚共識的機會,幫助各文明、各民族、各國家之間消除誤解、增進互信。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推動多元文明共存方面,中國智慧為全球治理和文明交流提供了獨特的理念和解決方案。

中國智慧在引領全球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積極推動建設開放、普惠、平衡、共贏的全球治理體系,尊重不同國家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推動多元、包容、共生的全球治理模式,通過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和國際援助,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為全球文明的和諧共生注入了新的動力,推動各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與改革,強調全球各國命運相連、休戚與共,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爭端,通過合作共贏應對全球挑戰。中國智慧在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和互聯互通,為國際社會提供了新的合作框架和行動指南。

中國智慧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實現起到關鍵作用。在經濟、政治、外交等各個領域,中國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參與全球事務。中國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文明倡議”等許多具有前瞻性的全球治理理念,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等機制,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實現自主發展。中國智慧為“經濟全球化”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為實現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結語

從古至今,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一直秉持和諧共生、相互尊重的理念,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就是將這一思想擴大,並進一步付諸實踐,通過文明交流互鑒,推動全球各國合作與共贏,構建一個多元共生的國際社會,這也是解決當前全球問題的重要且可行的方法路徑。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智慧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特色,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支撐。

從“天下大同”思想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智慧在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球文明倡議”的實施,離不開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各國都需要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在尊重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與合作,推動國際社會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在全球多樣性中找到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堅持合作共贏、互利共生,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繁榮的世界,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長遠和平與發展。

(作者王志偉,係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傳播學博士)

【責任編輯:殷曉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