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在高性能聚合物熱電材料研製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 “用體溫為手機充電,讓篝火成為野營的電力之源……”,這些都是人們對未來綠色能源的美好願景。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熱電塑膠”和“溫差”的邂逅能夠産生各種“觸手可及”的清潔能源,實現所有的奇思妙想。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悉,中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高性能塑膠基熱電材料,這種材料又輕又軟,並且有溫度差的時候還會發電,是實現可穿戴能源器件的技術路徑之一。
此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朱道本/狄重安研究團隊、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趙立東課題組及國內外其他七個研究團隊合作,提出並構建了聚合物多週期異質結(PMHJ)熱電材料。具體而言,就是利用兩種不同的聚合物構建週期有序的奈米結構,其中每種聚合物的厚度均小于10奈米,兩種材料的界面約為2個分子層的厚度,並且界面層內部呈現體相混合的特徵。這一奈米限域的結構不但可以保證有效的電荷傳輸,同時可以高效散射聲子與類聲子傳播。也就是説,PMHJ薄膜相對普通聚合物薄膜更接近“聲子玻璃-電子晶體”模型,有望大幅提升材料的熱電性能,從而為高性能塑膠基熱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東洋博士、丁嘉敏博士和馬英喬博士,通訊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狄重安研究員和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趙立東教授。
前沿與挑戰
發展高性能的聚合物熱電材料
目前,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尤其是塑膠,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領域無處不在且不可缺少的材料體系。傳統的聚合物為絕緣體,而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科學家艾倫·黑格、艾倫·馬克迪爾米德和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發現碘摻雜的聚乙炔具備導電能力,徹底顛覆了“塑膠不能導電”的傳統認知,獲得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這一重要科學發現不但掀起了導電聚合物和其他光電分子材料的研究熱潮,還催生了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等電子産業,讓光彩奪目的顯示屏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導電聚合物不但具有和傳統塑膠類似的柔性、易加工性和低成本等特點,還可以通過分子設計和化學摻雜攜帶電荷,從而表現出導電性。更為神奇的是,很多導電聚合物可以作為熱電材料。也就是説,當在聚合物薄膜上施加溫度差時,材料兩端就會産生電動勢(塞貝克效應);而當在材料兩端構建導電回路並施加電壓時,導電塑膠薄膜的兩端也會産生溫度差(帕爾貼效應)。基於這些現象,人們就可以利用輕質與柔軟的塑膠來實現溫差發電,發展貼附式和可穿戴的綠色能源;也有望將其編織成塑膠纖維,變成可以控制溫度的服裝。這些功能的實現都需要發展高性能的聚合物熱電材料,該領域的研究成為材料科學的前沿熱點和最具挑戰的方向之一。
重要進展
為塑膠基熱電材料領域的持續突破提供新路徑
高性能熱電材料應具備高塞貝克系數、高電導率和低熱導率,而理想的模型就是“聲子玻璃-電子晶體”模型。具體來説,材料需要像玻璃一樣阻擋熱量(聲子)傳導,但又像晶體一樣允許電荷自由移動,也就是讓聲子“寸步難行”而讓電荷“暢通無阻”。科學界普遍認為,聚合物具有聲子玻璃特徵,從而具有本徵低熱導率。而實際上,很多高電導聚合物薄膜具有有序分子排列的結晶區,和理想的“聲子玻璃”有很大差異,直接制約了聚合物熱電性能的提高。而在過去十餘年中,人們利用分子創制、組裝和摻雜調控聚合物薄膜的塞貝克系數、電導率及其制約關係,但其熱電優值一直停留在0.5附近,遠低於商品化無機熱電材料的性能,這一性能困境直接制約了塑膠基熱電材料領域的發展。
圖 PMHJ結構的設計思想與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表徵結果
研究團隊利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張德清課題組和英國牛津大學Iain McCulloch課題組發展的PDPPSe-12和PBTTT兩種聚合物,以及南韓蔚山科學技術院BongSoo Kim課題組發展的交聯劑,結合分子交聯方法,構築了具有不同結構特徵的PMHJ薄膜。通過系統實驗及與清華大學王冬課題組的理論合作研究,揭示了其熱導率的尺寸效應和界面漫反射效應。當單層厚度接近共軛骨架的“聲子”平均自由程時,界面散射明顯增強,薄膜的晶格熱導率降低70%以上。當兩種聚合物及其界面層厚度分別為6.3、4.2和3.9奈米時,氯化鐵摻雜的PMHJ薄膜展現出優異的電輸運性質,368 K下的熱電優值(ZT)為1.28,達到商品化材料的室溫區熱電性能水準,直接帶動塑膠基熱電材料步入ZT>1.0時代。
研究打破了現有高性能聚合物熱電材料不依賴熱輸運調控的認知局限,為塑膠基熱電材料領域的持續突破提供了新路徑。所有研究表明,PMHJ結構具有優異的普適性,PMHJ器件在室溫區ZT值、熱導率、彎曲半徑、歸一化功率密度、大面積製備能力和低加工溫度等方面具有綜合優勢,展示了PMHJ材料在柔性供能器件方面具有重要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