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要聞速遞>

“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速

2024-05-22 09:58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正值榴蓮銷售旺季,來自越南、泰國的鮮果,清晨挂著露珠採摘,三五天后就能擺上國內各大城市的貨架。

為何能這樣快?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的友誼關口岸,空氣中瀰漫著果香。滿載著進口水果的車輛匯成車流,正在這裡有序通關。

“天越熱,水果越等不得。拖一分,果價就降一分,拖久了,整車都白跑了。”做了10多年生鮮進口生意,廣西歐恒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震宇深有感觸:過去,進關要報檢、報關,過磅、換車,一排排車等一摞摞單,快則五六個小時,慢則要兩三天,貨主等得很著急。

如今,得益於“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借助不斷優化的全資訊化智慧通關係統,蓋章報關的場景不見了,司機“刷臉”、掃指紋“秒過”卡口。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建設中國—東盟資訊港,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加強我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的一項重要舉措。”

“我們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努力發揮支點作用,加強資訊化建設和應用,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資訊化廳廳長王永超説。

“‘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速,成為新時代國際貿易的駝鈴、帆影。”蔡震宇對中國—東盟資訊港的發展方向了然于胸: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通信大通道、大數據資源應用服務大樞紐、新一代資訊技術應用示範高地、數字經濟開放合作集聚區和人文交流合作中心。

“無需查驗的情況下,從入境到駛離口岸海關監管區僅需10分鐘左右。”指尖輕觸螢幕,蔡震宇拿出手機展示:通關的每一道環節,手機上都能實時顯現。

資訊化提升通關效率,智慧化推動再加速。友誼關兩側,挖掘機持續作業,工程車來回穿梭——中越雙方正加緊施工,拓寬通道。預計到今年年底,這裡的貨運通道中方段將率先實現無人駕駛運輸試運作,進而實現“24小時全天候、無接觸、無人化、智慧化”通關。

由憑祥至南寧,記者來到中國—東盟資訊港股份有限公司。一樓展廳裏的幾塊大螢幕上,各種數據、圖表不斷閃現,展示著資訊化互聯互通成果。公司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公司搭建了中國—東盟“商貿通”數字平臺、跨境徵信服務平臺等,還將國內成熟的共用電單車模式試點複製到國外……

目前資訊港已形成以南寧為中心節點的多條通路體系,廣西正加快推進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設。過去5年,廣西與東盟外貿總額年均增長10.5%。今年一季度,廣西對東盟進出口達到901.2億元,同比增長33.3%。

“中國和東盟已連續4年互為最大貿易夥伴。數字聯通促進貿易暢通,也將進一步增進民心相通。”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説。

【責任編輯:劉夢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