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要聞速遞>

中國中車:從“中車看世界”到“世界看中車”

2024-05-17 13:28

來源:未來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提出“三個轉變”重要論述十週年。為切實推動中國品牌建設,進一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在第八個“中國品牌日”到來之際,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國家品牌網等機構于5月10日至12日,聯合大型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主流媒體、行業協會等,在浙江舉辦了2024世界品牌莫幹山大會等品牌日系列活動。

在5月11日舉辦的“2024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資訊發佈暨論壇”活動上,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産評估協會等單位聯合發佈了“2024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資訊”。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有關權威單位共同舉辦的公益性“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資訊發佈”迄今已持續十一年,是建立中國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機制、打造中國品牌正能量、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舉措。資訊發佈遵循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堅持“科學、公正、公開、公認”的工作原則,越來越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據悉,今年參加評價的品牌數量達到1034個,涵蓋大部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本次對其中775個品牌進行了品牌價值評價資訊發佈,發佈總品牌價值為125858億元,比去年總品牌價值增加24348億元,平均品牌價值增長21億元。逐年提升的品牌價值和品牌影響力,印證了中國品牌在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進程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其中,中國中車以1601.21億元的品牌價值,名列機械設備製造領域第一。

中國中車集團黨委副書記王銨在會上發言時表示,一直以來,中車都十分重視品牌形象建設,始終堅持高定位、優品質、新模式,不斷為中國中車這張“國家名片”充實含金量,並通過歷史賡續、科技賦能、人才保障、文化鑄魂、市場展現等諸多維度,構成了一個立體的、穩固的,能夠互相支撐和不斷向前的國家名片。

中國中車集團黨委副書記 王銨

在5月12日舉辦的“2024《中國品牌十年路》發展報告發佈會”活動上,中國中車黨委工作部(企業文化與品牌管理部)副部長李敏作為品牌出海板塊企業代表進行了發言。

李敏表示,十年來,中國中車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企業,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實現産品服務全球116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一次次“出海之旅”當中,中國中車始終秉持科技創新、技術共用、溫暖人心的理念,努力助推這張“國家名片”走向世界。我們深知,品牌不是孤立的概念,它背後凝結著的是産品的創新、是企業的品質,是莊嚴的承諾、是沉甸甸的責任,是技術的高度、是智慧的風度、更是人心的溫度。未來,中國中車將永葆初心和激情,在“品牌出海”路上行穩致遠,讓中國速度連接世界,讓中國品牌造福人類。

中國中車黨委工作部(企業文化與品牌管理部)副部長李敏

起源於晚清洋務運動兩大成果之一的唐山胥各莊修車廠,距今跨越三個世紀、143年曆史,伴隨著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一路走來,其發展歷程就是中國民族鐵路裝備工業發展的縮影,從設計製造時速35公里蒸汽機車到時速350公里“復興號”高速列車,中車見證了國家百年來的滄桑巨變,積澱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點讚中車産品和科技創新,指出“高鐵動車是中國一張亮麗的名片”“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範例就是高鐵”“雅萬高鐵是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

牢記囑託,中車堅持為民族鑄品牌、為國家塑名片。近年來,中車踐行“一核兩商一流”的戰略定位,“一核三極多點”的業務佈局,勇立潮頭引領行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五本經營”“四種角色”的跨國經營之道,産品已覆蓋6大洲116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美、澳的一些發達國家。

同時,中車還堅持“科技創新”與“管理創新”雙驅動,始終保持強勁實力和探索動能,勇闖創新高地與無人區,從“追趕者”華麗變身“領跑者”,以科技自立自強回答時代之問,用中國速度為中國夢提速。

在加速品牌建設的之餘,中車還堅守“放眼全球、服務世界”的格局與“守中致和、厚德載物”的情懷,將企業社會責任銘記於心,從環保到民生,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中國到海外,所到之處,始終不忘“愛”與“責任”。面對全球不同的文明背景和經營環境,中國中車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秉承“靠尊重跨越文化高墻、靠責任收穫民眾讚賞”的理念,積極融入項目所在國,努力擔當文化傳譯者和社區好鄰居,助推“國家名片”走向世界。

從“中車看世界”到“世界看中車”,作為我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唯一一家産業化集團,“中車品牌”已成為中國中車綜合實力、創新能力的重要象徵,成為企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標識。

相信未來,中國中車將繼續乘勢而為、乘勢而上,練好內功、做強品牌,為建設交通強國、製造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王東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