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科技創新>

宇宙中的“捕焰者”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像發佈

2024-04-28 14:33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4月27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空間科學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上,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實施的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任務發佈了第一批在軌科學探測圖像。

愛因斯坦探針(Einstein Probe,簡稱EP)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立項並實施的空間科學衛星系列任務之一,由中方主導,歐洲航太局(ESA、德國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MPE和法國航太局CNES以國際合作形式參與衛星研製,旨在發現和探索宇宙中X射線暫現源和爆發天體,併發布預警以引導其他天文設備進行後隨跟蹤觀測。

衛星自2024年1月發射入軌以來,兩台有效載荷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和後隨X射線望遠鏡(FXT)在軌測試和儀器定標期間獲取了多組宇宙天體的X射線科學觀測數據,已探測到新的暫現源17例、恒星耀發168例,併發布全球電報10余條,引導國際上包括最大的Keck等多個光學和射電望遠鏡、空間 X 射線天文臺開展了後隨觀測。探測到的新暫現源具有不同的起源類型,有潮汐瓦解恒星事件(TDE)、伽馬射線暴、新的磁激變變星、新的X射線雙星等,觀測結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和關注,為國內外地面和空間望遠鏡協同觀測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EP衛星的主要能力就是以很高的靈敏度在天上尋找暫現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首席科學家助理張臣介紹,物理領域的一些前沿的課題都蘊含在暫現源中,對觀測到的暫現源的研究,有助於拓展人類的認知領域、拓寬物理學研究視野。他表示,EP衛星一方面將按照既定的觀測計劃不斷巡天,期待著觀測到更多的暫現源;同時可以接受科學家的申請,對他們感興趣的天體進行觀測。目前,EP衛星還處於標定觀測階段,等標定觀測結束後即可進行交付,科學家就會按照既定的計劃進行科學觀測。

據悉,下一階段,EP將加強國內外合作和數據開放共用工作,探測宇宙轉机瞬即逝的“焰火”,為高能時域天文觀測和研究做出重要貢獻。image.png

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指向銀河系中心的觀測圖像。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有著世界上最大的X射線聚焦成像視場,幾乎覆蓋了全天的1/11。(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

image.png

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首次報告的暫現源。該伽馬射線暴于2024年2月19日在WXT視野中突然出現,持續約100秒後消失。圖中心的亮源是著名的蟹狀星雲(Crab),它也是WXT用於定位標定的源。(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

image.png

後隨X射線望遠鏡(FXT)對蟹狀星雲(Crab)觀測圖像。蟹狀星雲是著名的超新星遺跡,其前身星爆發于1054年,中國宋代天文學家觀測到並詳細記載下來。(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

image.png

後隨X射線望遠鏡(FXT)對梅西耶87(M87)橢圓星系觀測圖像。(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

【責任編輯:王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