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要聞速遞>

數字技術賦能共建“一帶一路”新格局

2024-04-03 08:5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作者:孫早(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王樂(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教授)

202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要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迎接共建“一帶一路”更高品質、更高水準的新發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對形成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導力量,數字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塑造競爭優勢的必選項。數字技術突破了國家間的文化和空間壁壘,必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把握數字技術賦能新機遇

加強在數字經濟前沿領域的合作,是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的重要舉措,基本思路是打造數字創新增長點。數字技術是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數字技術賦能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數字技術帶動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升級是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的根本支撐。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聯合公報提出,要加強包括跨境高速光纜在內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縮小數字鴻溝。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共建國家的資訊通信品質、數據流通速度和貿易效率,對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賦能效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中國同共建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資訊共用,形成了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互聯互通。同時,企業數字化投資以複製模式快速推進,我國數字技術優勢被嵌入共建國家的傳統基礎設施中,使當地傳統基礎設施的運作更高效、更安全。朗新科技集團的電力能源套裝軟體LS-Energy Pack,可以全方位監控電網運作情況,減少電量損耗,有效抑制竊電行為。該軟體已經被共建國家廣泛採用,大幅度提升了當地電網的運作效率。

數字技術驅動的跨境貿易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方式。數字技術推動貿易模式逐步向智慧化、網路化的方向演進,為共建國家的跨境貿易帶來了新機遇。比如,浙江義烏與阿里巴巴合作打造的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可低成本服務中小買家和賣家,創造了新的線上貿易機會。跨境電商平臺省去了中間環節,提供了良好的國際貿易渠道,不僅提高了賣家的議價能力,也使消費者能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商品,造福民眾。數字技術搭建的移動支付平臺提高了跨境貿易的效率。又如,中非合作開發的“移動錢包”應用程式,在肯亞已成為當地用戶線上支付和轉賬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國聯通為騰俊國際陸港建立物流大數據中心,打造數字化的跨境物流管理,滿足了共建國家各貨運企業的差異化需求。數字技術創造的跨境貿易新增長點,與共建國家需求相契合,推動了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數字技術的綠色性是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數字技術可從供給端突破企業生産規模擴張的限制,提高生産效率,降低能耗水準。數字技術亦可從需求側搭建數字平臺,將碎片化的需求資訊與供給資訊相聚合,有助於企業按需生産,降低能源消耗。

正視數字技術賦能新挑戰

數字技術為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但仍存在一些挑戰制約數字技術對“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的積極作用。

國家間的數字化鴻溝。共建國家與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水準各異、數字化認知參差不齊、數字基礎設施不完善,難以在軟硬體層面形成互聯互通、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數字技術投資存在嚴重的資金缺口。部分共建國家存在不同程度的數字技術投資約束,進一步加劇了數字鴻溝。

數字複合型人才短缺。數字技術賦能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對複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所使用的官方語言達40余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對小語種語言人才的需求激增。目前,我國既熟練掌握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數字技術,又精通小語種語言的複合型人才極為緊缺。

跨境貿易引發的數據安全問題。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數據能夠以更低的邊際成本被收集、複製和傳輸,且該過程不受時間、空間和交易形式的限制。2022年,中國同中亞國家的貿易額達702億美元,跨境貿易的數據保護權責不明晰、數據安全和網路治理標準不統一,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數據互聯互通帶來潛在威脅。

激發共建合作新活力

為了充分釋放數字技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的潛力,緩解數字技術帶來的挑戰,需從以下四個方面穩妥施策。

一是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標準等方面的合作。通過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方式,鼓勵中國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5G基地、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數字化發展水準。同時,加大政策溝通協調力度,為雙方共建、共用數字平臺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規則對接、標準相容等方面的合作,促進數字技術規則的國際融合,形成統一的數字技術規則體系。

二是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才培養合作。堅持人才引進與輸出並行,推動我國高校與共建國家高校聯合辦學,搭建人才交流紐帶。鼓勵我國高校增設“小語種”課程,同時倡議共建國家高校增設“漢語言”課程。由西安交通大學首倡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目前已有來自中亞五國的18所高校參與。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的主旨講話中提到,支援中亞國家高校加入絲綢之路大學聯盟,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創新合作。促進中國與共建國家間的人文交流,是培養“一帶一路”特需人才的重要基礎。

三是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數據安全方面的合作。借助共建“一帶一路”、“金磚國家組織”等,與共建國家商討並簽署數據安全聲明,規範數據收集、流通和使用。2022年6月,“中國+中亞五國”外長通過了《中國+中亞五國數據安全合作倡議》,該協議是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推進數字安全治理邁出的重要一步。積極引導中國網路安全企業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網路安全技術研發、數據監管以及數據安全應急處理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加強涉外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意識,落實跨境貿易企業數據安全主體責任,逐步完善跨境數據流通安全法律體系,為跨境貿易的數據安全保護提供法律支撐。

四是加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數字技術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充分發揮政策的引領作用,加深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領域的合作。2023年5月23日,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搭建的“中國—上合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激發了數字技術的創新動力,是數字技術領域合作共贏的橋梁。要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優勢,拓寬與共建國家在醫療教育、綠色治理、遠端數字服務等數字技術應用方面的合作廣度。數字技術可大幅降低通信成本和交易成本,消除空間對跨境貿易的制約,催生線上診療、線上教育等新型服務貿易。2023年5月,中國—中亞峰會達成“加快數字和綠色基礎設施聯通”“發展智慧農業合作”“研究建立綠色投資重點項目數據庫的可能性”等合作共識,撬動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新支點。以數字技術為抓手,加大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將大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殷曉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