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要聞速遞>

堅持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方向

2024-03-27 08:56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作者:吳志成、劉培東(分別係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

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提出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並不太平,中國一如既往,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努力為人類和平和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這些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經濟全球化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世界之問,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指明瞭正確方向,表明瞭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堅定立場。

 1.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開放

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世界經濟發展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各國利益和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任何退回“孤島”狀態或開歷史“倒車”的想法,都將給自身和世界經濟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必須推動經濟全球化朝向更加開放的方向發展。

深刻認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生産要素在全球範圍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動,釋放全球經濟貿易合作潛力。各國應凝聚更多開放共識,堅持理念、政策和制度的全方位高水準開放,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堅持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用之福,讓經濟全球化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每個國家。

堅持在開放中獲取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會和收益,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深刻調整,全球性問題和挑戰的複雜性不斷增強,僅僅依靠單一國家難以達成有效治理。應充分考慮各國具體歷史和現實狀況,確保各國都能參與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反對以各種名義搞封閉排他、惡性競爭,更不能放任少數國家以“開放”為名控制規則標準,搞針對特定國家的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必須統籌好開放與安全、發展的關係,做好經濟全球化的風險防範,在擴大開放中構築安全保障,謀求高水準發展,提高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能力。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發達國家擁有當下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的話語主導權、規則制定權和議程設置權,多邊機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不足,致使許多發展中國家被排除在多邊談判之外。這種情況極大挫傷了更多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於實現全球治理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開放,必須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升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和世貿組織等多邊機制的投票權、任職權和代表份額,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使全球治理體系更加公平公正地反映大多數國家的意願和利益。

 2.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包容

經濟全球化不是哪個地區或哪個國家的經濟活動,而是世界各國共同參與的全球性經濟互動過程,每個國家都擁有參與機會和發展權利。當今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與發展道路不盡相同。推進經濟全球化,不可能整齊劃一、千篇一律,必須承認各國發展的差異性和多樣化,充分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客觀理性看待別國的發展壯大和政策理念,努力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共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與世界和平發展。

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包容,應提倡公平公正基礎上的競爭。開展你追我趕、共同提高的田徑賽,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抵制壟斷性、歧視性、排他性的標準和規則。應考慮各國發展階段的差異,承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與差別待遇,倡導世界各國互諒互讓,照顧彼此利益關切。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弱肉強食、贏者通吃、強權霸道、兩極分化都是越走越窄的死衚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

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包容,應考慮和兼顧多方利益訴求。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必須提升各國經濟發展的包容性,維護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良好環境,積極尋找不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利益契合點,有效對接各國發展戰略,建構共同合作平臺,實現積極合作願景。中國倡導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準、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品質和更高發展韌性,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産品,為推進經濟全球化更加包容作出重要貢獻。

 3.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普惠

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普惠,就是強調順應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訴求,增強經濟全球化成果的共用性,特別是解決好國家之間發展失衡問題,形成有利於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經濟全球化。通過公正合理的戰略安排和規則體制,讓經濟全球化的積極能量和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來,共同做大並公平分好經濟全球化“蛋糕”,讓經濟全球化真正造福全人類。

讓普惠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常態。中國倡導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目的就在於促進各國凝聚全球發展共識,創新全球發展理念,分享全球發展經驗,開展全球發展合作,共同治理全球發展赤字。通過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絲路基金等金融機構,中國助力破解全球發展機制困境,激發全球發展效能,推動全球發展機制民主化公平化,為全球普惠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力量。

發揮大國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作用。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的曲折困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全球協調合作顯得更加重要。大國尤其要作出表率,帶頭講平等、講合作、講誠信、講法治,承擔與其地位和權利相匹配的責任和義務,以實際行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經濟全球化成果開拓更多途徑。

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普惠,就是力求讓世界各國都能在經濟全球化中實現自身發展。中國積極倡導“義利相兼、以義為先”的新型義利觀,主張“多予少取、先予後取、只予不取”,以正確義利觀凝聚發展共識,用國際合作發展的公利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構建共同發展繁榮的利益共同體。

 4.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共贏

由於國情和發展條件不同,全球經濟發展出現一定程度的國家間差異是符合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共贏,要兼顧不同國家發展實際,將南北差距縮小至合理區間,改變南北發展不平衡狀況。發達國家應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援助幫扶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發展中國家需深化合作,積極踐行全球發展倡議,不斷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南北雙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夥伴關係。

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共贏,意味著世界各國要以全人類整體利益為指向,樹立共商共建共用理念,不斷擴大各方利益匯合點,讓各國人民共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成果,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繁榮。為此,必須將共贏原則落實到全球議程設置和利益分配過程中,促進全球發展利益的公平分配,增強全球治理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持久性。在此過程中,還必須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動態平衡。應將人類關注的重心從自身發展拓展到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上,將對自然的保護性開發和科技化利用落實到國際合作中,促進經濟全球化可持續發展。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

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共贏,需要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舊理念,恪守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合作有助於促進和實現共贏。近年來,個別國家抱守零和博弈思維,助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抬頭,給經濟全球化帶來嚴峻挑戰。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如果走對立對抗的歧路,無論是搞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科技戰,最終都將損害各國利益、犧牲人民福祉。各國應攜手努力,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的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開闢合作共贏的新境界。

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共贏,必須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探索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只有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理念,才能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各國應堅持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促進全球發展過程中把本國利益同他國利益以及人類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形成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全球發展格局。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7日 06版)

【責任編輯:殷曉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