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新時代的中歐關係“一路綠燈,暢通無阻”
國際問題觀察員 歐時平
全國兩會是外界了解中國與世界關係的重要窗口。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期間外長記者會上談及新時代中歐關係,把“夥伴”“合作”“自主”“共贏”作為中歐關係的正確定位、主流基調、關鍵價值和發展前景,將“多邊主義”“開放發展”“文明對話”作為展望中歐關係走向的關鍵詞,充分表達了對中歐關係“一路綠燈,暢通無阻”的殷殷期待。
堅持夥伴定位,保持戰略穩定。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走過了20年,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交流合作的格局。去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同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多國及歐盟領導人會談會見,就中歐關係中的戰略性、全球性議題深入交流,為中歐關係指方向、畫藍圖、提信心、增動力。當前,中歐關係呈現鞏固發展的良好勢頭,戰略、經貿、綠色、數字領域高層對話取得豐富成果,是中歐“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的真實寫照。然而,在保護主義抬頭、冷戰思維和集團政治回潮的背景下,歐洲近年來出現“制度性對手”“去風險”等對華負面論調,干擾了雙方關係發展。雙方不能因制度不同就視彼此為對手,不能因出現競爭就減少合作,不能因存在分歧就進行對抗。回顧中歐關係歷程,只要雙方堅持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定位,保持獨立自主,加強戰略溝通,以建設性對話增進理解、妥處分歧,就能確保中歐關係行穩致遠,為變亂交織的國際局勢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踐行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中歐都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支援者,都反對陣營對抗和“零和博弈”,反對“脫鉤斷鏈”。在推動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上,中歐有共同利益,更肩負共同責任,在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框架內共同推動政治解決熱點問題,就重大議題凝聚國際共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烏克蘭危機加劇延宕、巴以衝突硝煙再起,疊加效應可能引發全球難民、能源、糧食安全等危機,中歐應加強協調合作,共同為推動局勢降溫、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面對全球氣候和生物多樣性挑戰,中歐應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發揮引領作用,攜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面對全球發展赤字,中歐可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門戶”計劃對接,共同為全球繁榮發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倡導開放發展,實現互利共贏。中國式現代化和歐洲一體化是中歐各自著眼未來作出的戰略選擇,雙方應相互尊重、相互支援,以更深入、更廣泛合作拉緊中歐利益共同體的紐帶,實現開放發展、互利共贏。過去20年,中歐貿易額增長近9倍。中歐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日均約有23億美元的商品貨物在中歐間流轉,為雙方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9個城市,帶動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事實充分證明,中歐有廣泛的共同利益,雙方合作有強大韌性和潛力。當前,中國經濟企穩向好,中國高水準開放和高品質發展將為歐洲及世界提供新機遇。我們願視歐洲為經貿合作的關鍵夥伴、科技合作的優先夥伴、産業鏈供應鏈合作的可信夥伴,歡迎歐洲更多優質産品、技術、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推進傳統産業升級和新興産業發展,共同增強中歐經貿關係的可靠性、穩定性。同時,也希望歐方秉持開放理念,為中國企業營造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推動文明對話,促進民心相通。中歐分別是東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賦予雙方人民沉穩的力量和包容的品格,讓彼此善於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近年來,雙方互辦文物展、圖書展、電影節、藝術節、音樂節以及文化年、旅遊年等活動,在城市建築、博物館美術館交流、文化遺産保護等領域加強合作。中國近期簡化來華簽證手續,增加國際航班數量,對法、德、瑞士等歐洲11國試行免簽政策,為包括歐洲在內的各國人民來華旅遊學習、投資興業提供了更多便利。下步,中歐將深化人文交流、加大人員往來,以開放包容的態度開展交流對話,在互學互鑒中共同進步,不斷夯實民意基礎,拉緊友誼紐帶,為中歐關係發展提供新動力。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展望未來,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應堅持互利合作、開放共贏,推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從新一個10年的起點再出發,為世界發展和人類未來譜寫更美好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