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要聞速遞>

一帶一路,何以大“道”?

2023-10-18 09:42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00多年前,張騫率員西使,鑿空絲綢之路。從此,來自西域的馬匹、香料等物産,源源不斷來到中國。

2000多年後,中國西端的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曾經清寂的火車站,如今調度圖全是“滿員”。一輛輛新能源汽車,搭乘班列,從這裡駛向中亞歐洲。

9月6日,霍爾果斯站換裝庫換十線抓料機對散堆裝貨物換裝作業。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昨天,不同文明的星火,在古絲路上,交流激蕩,碰撞出燦爛的光芒;今天,五大洲的人流物流資訊流,在共商共建共用的新絲路上,互聯互通,豐富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智利果農科爾特斯的車厘子,銷路更好了。中國消費者對這種水果的喜愛,超出他的想像。在中國公司建設運營部分路段的智利5號公路上,一輛輛滿載水果的貨車飛馳,其中不少是發往中國的車厘子。

科爾特斯也許不知道,讓他受益的,是中國發起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今年是這個倡議提出十週年。

最新發佈的“白皮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與五大洲的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一大批標誌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

一路通,路路通。這些或大或小的項目,打通了障礙壁壘,疏通了道路堵點,暢通了商品銷路,溝通了彼此心靈,開通了夢想希望……

家住塞爾維亞諾維薩德的耶拉契奇説,匈塞鐵路讓她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貝爾格萊德,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顧了工作顧不了家。

2022年6月12日,列車在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貝諾段)行駛(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N小時生活圈”在許多地方得以實現,越來越多的人,像耶拉契奇一樣,過上了暢通便捷的“雙城生活”。

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到精美細膩的“工筆畫”,“一帶一路”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絲綢之路東端起點,古城西安的一天,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開始的。

這碗中國招牌美食,包含著眾多絲路元素:製作泡饃燒餅的小麥,用作作料的大蒜,打開味蕾的香菜,都是從遙遠的地域翻山越嶺,來到中國。

盛湯的瓷碗,是地道的中國“土著”,但碗上的青花顏料,最早源自波斯地區的一種礦物。叮噹的駝隊和破浪的商船,把這些瓷器運到全球,讓世界記住了CHINA。

異域食材,豐盈了中國味道。今天,門類齊全的中國製造、商機無限的中國市場、開放合作的中國方案、互利共贏的中國智慧,也讓“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分享無限的中國機遇。

前不久,蒲隆地農民夏爾種植的雜交水稻又獲豐收。2018年,中國專家組將夏爾所在的村子,確定為該國首個水稻減貧示範村。中國的雜交水稻,不僅讓夏爾和許多村民擺脫了饑餓,還讓他家蓋起了新房,開辦了大米加工坊。

6月20日,在蒲隆地布班扎省吉漢加縣,中國農業專家組組長楊華德(左)在稻田間和當地農民恩根達庫馬納·夏爾交流。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浙江義烏,“世界超市”,買全球、賣全球、惠全球。這裡匯聚了26大類210萬種商品,貿易覆蓋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每天有3000萬件快遞從這裡發出。尼泊爾商人畢需努説,每年往來義烏的尼泊爾商人超過6000人次,“在義烏,沒有買不到,只有想不到。”

新疆的賽裏木湖,原本並不産魚。從俄羅斯貝加爾湖引進高白鮭,讓這裡成了優質鮭魚的出口地。不僅當地人的餐桌上多了一道鮮魚美味,遠在北歐的芬蘭居民,也有口福分享産自新疆的魚子醬。

小到一碗泡饃,大到全球貿易,融入融匯、融合融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地球村該有的模樣,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正確打開方式。

  

千百年前,古絲綢之路見證了陸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盛況,也見證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繁華。

千百年後,“一帶一路”倡議讓延續千年的絲路重煥生機。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拉美,共建“一帶一路”讓無數夢想成真。

“我願出一袋黃金,只求看一眼希瓦。”這句中亞諺語,説的是烏茲別克希瓦古城曾經的榮光。在中烏專家學者協同努力下,希瓦古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項目圓滿竣工,昔日古城神韻再現。

  這是9月21日拍攝的烏茲別克花拉子模州的希瓦古城。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的幫助,克拉姆羅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利用菌草技術種植蘑菇,不但實現了買房買車,還興辦了農場。

“有人説,她是野草;有人説,她是生命;她,是食物,也是藥物;她,是希望的象徵……”這段賴索托民歌唱誦的“中國菌草”,就是當地民眾口口相傳的“致富草”“幸福草”。

深度對接各國發展戰略,才能形成“最美和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十年,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

“一帶一路”倡議照亮了“貧困的黑暗”,溫暖著“被遺忘的角落”,讓各國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共同發展的陽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己達人,兼濟天下,這是中國的哲學智慧,也是“一帶一路”的精神內涵。

  

沒有金戈鐵馬,沒有堅船利炮。中國的駝隊和商船,滿載著溝通與善意;古絲綢之路,只傳遞和平與友好。

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今天,“一帶一路”倡議續寫千年友誼、開闢嶄新未來。

這是關於光榮與憧憬的築夢。這個夢想,是讓千塹變通途、讓萬里尚為鄰。這個夢想,是喚起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和追尋。

馬爾地夫畫家阿米爾創作的長50米的中馬友誼大橋巨幅畫作,已成為首都馬累的網紅“打卡地”。這座2018年通車的大橋,結束了馬累與第二大島胡魯間只有輪渡往來的歷史。阿米爾説,第一次駕車過大橋,“感覺像飛躍大海一般!”

  這是連接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機場島的中馬友誼大橋。新華社發

“一帶一路”倡議,打通的不僅是互聯互通之“路”,也宣示著合作共贏之“道”。

得此“道”者,必將多助。

“一帶一路”“朋友圈”越建越大,全球超過四分之三國家參與,充分證明“一帶一路”倡議惠民生、利天下,順潮流、得民心。

英國知名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在《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書中預言,絲綢之路曾經塑造了過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當今的世界,也將塑造未來的世界。

讓我們給弗蘭科潘的這句話做個注解吧。

“一帶一路”,是一條大“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道不孤,眾行致遠。


【責任編輯:殷曉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