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文化往來>

大運河沿線近百所小學握手 運河城市小學“教育聯合體”在揚州成立

2023-10-16 10:0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一條大運河,半部中國史。在運河主題教育全面進入小學課堂的大背景下,10月12日,運河城市小學“教育聯合體”成立儀式暨2023運河文化進校園運河城市小學校長論壇在中國大運河原點城市揚州舉行。來自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的近百所學校的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小學校長齊聚一堂,“共用運河文化,厚植教育情懷”,開創小學運河主題教育的新紀元。論壇由揚州廣陵區教育體育局、大運河傳媒共同主辦。

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 (WCCO) 運河城市國際交流專委會主任、榮譽秘書長鄧清在主題發言中指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已有的程式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喚醒運河城市孩子們的歸屬感、生命感、價值感,將他們的文化感受誘導出來,文化自信引導出來,創新力量激發出來。運河城市的孩子們如果能在運河文化傳承中得到品性形成的啟蒙,弘揚中得到終身受益的啟發,創新中得到自我價值的啟迪,那麼他們必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必將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與會的中國教育報刊社數據中心主任、教育大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張以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運河城市的小學全面導入運河主題教育,既是對運河精神的自覺傳承,也是讓運河這條民族精神的血脈代代相傳的最好路徑。

應邀參會的原解放軍工程兵工程學院政委楊彥春告訴大運河傳媒記者,紅色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有助於增強孩子對社會主義的情感認同、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風貌,培養孩子愛國忠誠、艱苦奮鬥、團結合作的精神。運河文化則為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載體。讓運河文化進校園關鍵要有明白人和帶頭人,擔當起歷史的使命責任。同時,要緊密結合“德智體美勞”的育人目標,搭建起運河文化進校園的環境與平臺,將運河文化穿插、滲透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此外,學校應注重培養孩子們的運河文化意識、特色技藝的興趣,從而為國家培養專、精、尖人才儘早打好基礎。

開鑿至今已有2500餘年的大運河,縱貫南北三千里。來自大運河一南一北的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校長鬱明和北京市通州區運河小學工會主席洪雨分別分享了學校在運河教育方面的工作實踐。


洪雨提及,運河小學作為北京唯一一個以“運河”命名的小學,始終以傳承運河文化為己任,把踐行運河少年“五個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構建“五個一”育人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入運河城市小學“教育聯合體”後,運河小學將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積極參與運河沿線學校的項目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教聯體”的作用。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是國內唯一以運河標誌性建築來命名的學校。鬱明介紹,拱宸橋小學自2003年開始運河文化研究,至今剛好20年。在此期間,完成了全國第一趟運河文化研學旅行;建成了全國第一個數字化探究性學習主題社區運河研究院;編成了全國第一套運河文化少先隊隊本教材。運河城市小學“教育聯合體”的成立,讓運河沿線學校有了一個以千里運河為物理紐帶,以運河文化為精神體系,以學校教育為獨特個性的聯合體組織。拱宸橋小學也將與其他學校在運河思政、運河研學、運河研究等方面共同發力。

作為活動的主辦方,WCCO副秘書長、大運河傳媒總編輯王暉軍在《大運河與中國小學教育》論壇主旨演講中談到,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過程中推行科舉制,大運河改變了中國教育的航向,讓社會底層像大運河水一樣實現了階層流動,教育開始改變中國普通人的命運。大運河與中國教育,成了一場美麗的相遇。大運河催生了中國最早的廟學教育,以及後來的新式學堂等教育載體。教育的本質是“喚醒”,而與中華文明同步的大運河正具備“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全部功能。如今運河主題教育已全面進入小學課堂,應創新“教育+文化+研學+創新”等立體教學組織形式,用數字賦能,創新運河文化的時代表達。運河還是國際傳播與國際教育的最佳載體,要“在中國的運河中尋找影響世界的力量”。

運河小學“教聯體”由揚州廣陵區發起。廣陵區副區長仲子午表示,廣陵區作為揚州的古城區、核心區,既承載著揚州精華文脈的積澱,又肩負著傳承運河文化的使命擔當。在這裡成立運河城市小學“教育聯合體”是賡續運河文化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希望以運河為媒介,讓兩岸更多學子感受千年運河的文化魅力;以運河為舞臺,充分展示運河兩岸各學校獨具風格的辦學特色;以運河為橋梁,串聯起運河城市學校文化交流和友誼往來。

徐州市師範學校第一附屬小學,淮陰師範學院附屬小學,無錫南京師範大學濱湖實驗學校蠡湖小學部進行了經驗交流。承辦單位揚州市育才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育才小學黨總支書記李菊梅,進行了“共用運河文化 厚植教育情懷”——運河文化進校園主題推介,介紹了集團的辦學特色和取得成果。(徐蓉 桂艷 鵬飛 文斌)

【責任編輯:王東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