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進出口運作平穩
二季度以來,月度進出口規模保持在3.4萬億元以上
外貿進出口運作平穩(銳財經)
8月8日,海關總署發佈前7月進出口數據。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3.55萬億元,同比增長0.4%。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表示,整體看,外貿進出口運作平穩、符合預期。
月度進出口處同期較高水準
海關數據顯示,前7個月,出口13.47萬億元,增長1.5%;進口10.08萬億元,下降1.1%;貿易順差3.39萬億元,擴大10.3%。7月當月,中國進出口3.46萬億元。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二季度以來,我國月度進出口規模穩定保持在3.4萬億元以上。7月當月,我國進出口3.46萬億元,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準。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5.7%,較2020—2022年同期均值高4.5%。
“整體看,我國外貿進出口運作平穩、符合預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呂大良説。
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在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億元。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分別達到9.76萬億元和10.34萬億元,同比均實現正增長。但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投資放緩,外需減弱對外貿的直接影響仍在持續。
7月當月,進出口值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2.02萬億元,下降9.2%;進口1.44萬億元,下降6.9%;貿易順差5757億元,收窄14.6%。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認為,進出口增速的回落與去年外貿基數的變化有關,但主要還是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在全球需求減弱、外部面臨挑戰的背景下,重要的是保持出口産業競爭力,保持中國外貿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白明對本報記者説,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國外貿方方面面在持續發力,亮點依然不少。
經營主體活躍度明顯增強
前7個月,外貿進出口呈現結構更優、活力走強等特點。
從貿易方式看,産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前7個月,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5.41萬億元,增長2.1%,佔外貿總值的65.4%,比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此外,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3.04萬億元,增長8.1%。其中,出口1.21萬億元,增長15.3%;進口1.83萬億元,增長3.8%。
從貿易對象看,對“一帶一路”進出口增速明顯高於整體。前7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06萬億元,增長7.4%。其中,出口4.76萬億元,增長12.6%;進口3.3萬億元,增長0.5%。
同期,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長,自歐盟、美國進口增長。前7個月,東盟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3.59萬億元,增長2.8%,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5.3%。中國自歐盟進口1.14萬億元,增長5.1;自美國進口6911.2億元,增長2%。
從貿易主體看,民營企業進出口保持增長。前7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2.46萬億元,增長6.7%,佔外貿總值的52.9%,比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49萬億元,增長7.3%,佔出口總值的63%;進口3.97萬億元,增長5.3%,佔進口總值的39.4%。
呂大良此前介紹,上半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4萬家,同比增加6.9%。其中,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充滿活力的民營企業不斷擴容,同比增加8.3%,外貿經營主體活躍度明顯增強。
落實政策,實現外貿促穩提質
出口産品中哪些更走俏?
看佔比,機電産品出口比重近六成。前7個月,中國出口機電産品7.83萬億元,增長4.4%,佔出口總值的58.1%。其中,汽車3837.3億元,增長118.5%。
看增勢,“新三樣”産品,即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上半年合計出口增長61.6%,綠色産業動能充沛。
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1.7%,明顯低於過去12年2.6%的平均水準。貿易放緩是各個經濟體面臨的共同挑戰,但對比來看,中國外貿競爭優勢穩中加固。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此前表示,“儘管存在壓力,我國外貿運作強、活力足的特點明顯。”
一方面,中國生産供給能力較強。完整的産業體系、完善的基礎配套、較好的産業組織能力和供應鏈韌性,為外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高水準開放的成效不斷顯現。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推進自貿區建設,拓展了外貿增長空間。
此外,外貿新增長點正逐步形成。隨著中國産業升級發展,新産品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新亮點。同時,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較快發展,也為外貿提質擴容創造了有利條件。
“總的來看,外貿增長有壓力,但也有不少有利條件。下一步,要落實好各項穩外貿政策,力爭實現外貿促穩提質的目標。”付淩暉説。(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