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文化往來>

羅一民:家風家教對張謇品格的塑造--讀張謇懷念母親、父親的兩篇文章

2023-07-05 14:55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7月1日,由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江蘇省張謇研究會、中共秦淮區委宣傳部、秦淮區社科聯、何勇國際交流工作室、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紀念張謇誕辰170週年”主題活動在中國科舉博物館舉辦。期間,邀請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江蘇省張謇研究會名譽會長羅一民作有關張謇的家教家風的主題演講,《張謇與現代化》特此刊發,以饗讀者。

演講大致內容如下:

家風、家教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張謇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品學兼優、功德卓著的人中龍鳳,其特殊的家風熏陶和家長的言傳身教居功至偉。現僅就張謇懷念母親和父親的兩篇文章——《金太夫人行述》和《述訓》,探討家風、家教對張謇一生的巨大影響。

一 《金太夫人行述》

這篇文章作于清光緒五年(1879)十一月,是張謇在母親剛去世時所撰寫的悼文。他的母親金氏生於1818年,卒于1879年。舊時尊稱自己的先母為“太夫人”。所謂“行述”,是指一個人的人生行狀、生平概述。《金太夫人行述》就是張謇對自己母親一生的行為品格的基本描述,其重點是母親對自己人生影響較為重要的優良品行。

張謇的母親金氏,是在張家家道中落時,與張謇的父親張彭年結婚的。婚後,她勤儉持家,刻苦耐勞,幫助丈夫務農兼做瓷貨生意,逐漸使家業興旺起來,不僅買地建房,還可以請塾師教張謇兄弟讀書。而且,張彭年還花錢(大約八十八兩銀子)捐了一個“監生”。張家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由此明顯提高,其子弟的生活和教育條件也要優於一般的農民家庭。

對於這樣一位對張家、對張謇兄弟均有功、有恩的賢妻良母式的家長,張謇顯然會格外尊重和感恩,對她的離世顯然會痛心無比。因此,文章一開頭,張謇便表達了難以言狀的喪母之痛:“烏乎!張詧、張謇今為無母之人矣。……今已矣,吾母之色笑不可復得,而吾父之戚且未有窮矣。烏乎痛哉!”隨後,便對母親在世時的行為品行及對自己的哺育影響一一道來。概括起來看,主要講了以下五點:

一是吃苦耐勞,撐起家庭“半邊天”。母親嫁到張家時,生活清貧,人口眾多,關係複雜,但她任勞任怨,苦己幫人,贏得了大家庭的敬重。“接嫂婦,撫從子女,浣濯炊汲,以針繡作不給。天嚴寒,著單裈,手皸足瘃而不言勞”。她自己吃糠咽菜,把好吃的省給嫂子家人吃,感動得嫂子痛哭流涕。後來,外祖父去世,外祖母眼盲,“舅氏輩出營生計,左右唯吾母是賴”。

好一個“唯吾母是賴”!母親作為一名出身貧寒的家庭主婦,以自己的吃苦耐勞和勇於負責,形成了在家庭中的受尊敬地位。這對張謇堅毅品格和社會責任心的養成,頗有影響。張謇作為一介寒儒,懷抱濃烈的家國情懷。“為世牛馬,終歲無停趾”,最終在創立了不朽的業績的同時,受到世人的敬仰。

二是自強自立,自尊自重。母親雖家貧身窮,但頗有骨氣。當全家缺衣少吃,又遇災年,親友大多不來相助,偶爾有親戚恩饋兩斗米,但趾高氣揚,“矜矜有德色”。母親感到大傷自尊心,哭著對父親説:“貧富有命,勤苦所自能者,何至仰人鼻息,延殘喘邪!”作為一個婦道人家,這種不食“嗟來之食”的骨氣和勤苦自立的志氣,十分難能可貴。這既感染了父親,也影響了張謇。後來,張謇攻學業、辦實業、幹事業,遇到許多磨難和困頓,遭受很多白眼和冷落,但他不氣餒、不退讓、不卑躬屈膝,始終傲然自立,強毅力行,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幹事,時時閃現出母親身上所具有的優良品格。

三是識大體、顧大局,賢惠寬仁,促家庭和睦。母親生活在傳統的農村大家庭中,除了相夫教子之外,還要處理好婆媳、姑嫂、妯娌等方面的關係,經常處在矛盾是非之中。但也正因如此,才顯示了母親不同凡響的道德修養。當有人向性急偏信的祖母説母親的壞話時,母親不是針鋒相對,而是“無嗛詞,奉侍益修謹”,並坦言:“吾誠無失德,始終當憐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後來真相大白,祖母表示悔悟,並把説壞話的人告訴了母親。母親被感動的哭了,但佯裝不知,始終不願與説壞話的人計較。

由於母親律己厚人,因而在家庭中協調關係、管理家務很有成效。父親一年中有半年在外做事,家務由母親主持。“家人四十余口,耕田紡布,人無廢惰”。在這樣的一個大家庭裏,人人各盡其力,勤奮敬業,實屬不易。母親既寬厚又精幹的種種品行,使張謇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張謇後來在人生奮鬥的過程中,既仁善,又精明;既寬厚圓通,又不向困難屈服,不向壞人低頭,顯示了大氣度、大格局和嫺熟的協調管理才能,不能不説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了母親的稟賦(這與周恩來有點相似)。

四是對子女重教育、善培養。張詧、張謇四五歲時,母親就在家教他們識字,不久便送他們上私塾讀書。母親對兄弟倆“責課尤嚴,夜必命誦説日所受者”。若貪玩誤學,母親必責打,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説道:我一生艱難困苦,就是希望你們成才有為,以實現我的志願。現在你們如此不爭氣,真是讓我傷心失望啊!“由是詧、謇不敢自荒廢。”

除了學業以外,母親對兄弟倆的交友也十分關注,對與之交往的人“心問其行與習”。而且,她善於識別人的好壞。她看到有些人輕薄不正,將來會敗事,就告誡張謇兄弟不要與之來往,“後悉如母言”。張謇後來不僅學業精進,而且品行優良,且善於識友交友,均與母親的教誨有關。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母親能夠對兒子因材酌情栽培。她認為張謇弟兄五個,只有老三張詧和老四張謇可以讀書求功名,其他人只能務農度日。後來,她又發現,張詧的長處不在讀書,而是精明能辦事,只有張謇更適合讀書,便讓張謇繼續讀書科考,讓張詧“治生産”、“廢舉業”。果然,張謇日後科考高居榜首,張詧則治産做事卓有成效。張謇後來對培養教育自己的子女和學生,也有意無意地借鑒了母親的經驗。

五是在為人處世方面言傳身教。張謇16歲考中秀才,母親不像常人那樣誇獎,而是以更高的標準激勵要求張謇:“從此勉為好人,秀才不易做也”。後來,張謇先後做了孫雲錦和吳長慶的幕僚,獲得了不菲的酬金。母親不是單純的欣喜,而是告誡張謇:你何德於人而受此優待?要知道“君子不輕受人恩”,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張謇外出謀生,母親總是殷切交代:你性格剛直,世上並非都是正人君子,一定要謙虛謹慎,善於處事,以防得禍。

張謇的父親脾氣比較急躁,常訓斥做錯事的傭人,母親總是勸道:他們也是家人的孩子,你的孩子也不是會做錯事嗎?當張謇考舉人失敗、全家都為之嘆息時,母親卻頗含哲理的説道:“物太盛不祥,享虛名者折福。汝曹田家子,不更修德何以堪是?”母親病危時還諄諄教誨張謇:我平時的所言所為,你們都知道, “謹記之,一生學不盡也。……有錢,以償夙負,振貧乏。”

從《金太夫人行述》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張謇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可以看出,張謇在母親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二《述訓》

張謇的父親張彭年,字潤之,生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卒于光緒二十年(1894)(張謇中狀元那一年)。他少年酷愛讀書,是張家世世代代中第一個能識文斷字的人。成人後,家道敗落,他結婚生子,重振家業,對張謇影響甚巨。

張謇的《述訓》作于1990年後,主要敘述其父親張彭年一生的言行品德,及教子持家的事跡。這時,張謇已年近半百,且功成名就。他既要懷念父親,又要總結自己的人生體悟。文中張謇並沒有對父親直接加以褒揚,但字裏行間卻處處流露出他對父親的道德肯定及自身的價值取向。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一個平凡中見高尚的父親,亦可看到張謇為人處世特色之由來。欲了解張謇家庭,了解張謇後來的人格特徵和事業成就,此文不可不細細品讀。

《述訓》先從張彭年的父親(張謇的祖父)“西亭公”説起。張謇沒有避諱祖父早年的浮浪——被親友子弟誘賭,“每賭輒負,貨産以償,不兩歲而産盡”。但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張謇隨後便用了較多筆墨描寫祖父成年後的“改邪歸正”,意欲表明父親的許多優良品行,來自祖父的影響和傳承。

祖父在通州金沙的老宅出賣後,瞿姓買主在老宅的灶房地下,發現了張家先人窖藏的兩壇銀元,“頓富”。後來有人將此事告訴了已遷往西亭的祖父,他沒有去論理追討,只是説:人各有命,銀元上並沒有寫是我張家的,我就認我的窮命了。

張謇又寫道:“先祖性介,雖貧不受人饋遣”。剛來西亭時,子女多,生活困難。一次,鄰居李老太看到祖父母親淘米很少,便贈送了一斗米。祖父知道後,省吃儉用了兩個月,將米還了,並告誡父親不要忘了李老太的恩德。後來,父親在李老太兒子去世後,對其“餉鬥米終其身”。這反映了祖父和父親兩代人的特點:一是不輕易受人饋贈,二是知恩圖報。

張謇十四歲至十八歲在西亭讀書時,曾向當地老人打聽祖父的事跡,大多説不具體,但都説他是“真好人,不欠租,不宿債,受人欺侮不計較,則無異詞”。

説完祖父作鋪墊,張謇便進入正題,對父親張彭年大書特書:

1、父親剛到海門長樂鎮的岳父母家時,遇荒年歉收缺糧,瞿氏長姑贈米二斗,父親認為不該輕易受贈,第二年便加倍償還。這種不欠人情、有恩必報的品行,既傳承于祖父,又影響了張謇。在後來的人生征途上,張謇無論是與人相處,還是辦廠創業,都能做到不欠情、不欠債,給予別人的大大多於別人給予自己的。對於家長、老師、朋友、同道的恩惠,則唸唸不忘,盡力報答。

2、父親小時聰慧,喜愛讀書,深受塾師丁先生器重。但祖父卻希望他多務農,少讀書。有時看他讀書誤農活,就會怒斥:家貧人口多,不耕種哪有飯吃?為父的在烈日下辛苦勞作,做兒子的怎可“坐清涼之屋”?後來,在丁先生的勸解協調下,父親“半日讀書,半日耕田,讀竟《詩經》、能屬七言對即止”。父親一直對自己未能完整讀書,從而未能在科場上出人頭地,耿耿於懷。在這裡,張謇既記述了父親酷愛讀書,又表露了農家子弟讀書之不易,也揭示了自己後來珍惜讀書機會、發奮苦讀並學有所成的一個重要緣由。

3、在一個災荒年,父親經商乘船經上海去寧波。船出吳淞時,他見一操家鄉海門口音的婦女,在船尾傷心哭泣,詢問後方知是被人拐賣的有夫之婦。父親便給了人販子“二十余金”,將其贖回,並安頓好食宿。等到去寧波辦完事後,父親攜該女返回海門,交還其丈夫。該丈夫對父親開始還有誤解,認為是父親拐走了他的老婆。真相大白後,該男子及親友湊足了錢,要還給父親。但父親堅決不受,還説:“若此非吾志”。這個故事反映了張彭年富有同情心、憐憫心,且做事坦蕩,助人為樂。這顯然深深影響到了後來張謇的所作所為。例如,張謇本著“為通州民生計,亦即為中國利源計”宗旨,創辦大生紗廠,但開始時地方官吏和民眾都不理解,不支援,張謇不予計較,委曲求全,忍辱負重。企業建成盈利後,他“厚利股東”、厚待員工和民眾,並支援乃至代替地方政府興辦了許多公益事業,甚至拿出自己的幾百萬元為地方辦好事。

4、咸豐三年海門大旱且有蝗災,稻米奇缺、奇貴,家人“剝蠶豆和麥屑而食”。家門面臨大路,常有人來討飯。父親和母親只吃半飽,以省下食物救濟他人,希望“救一人是一人,救一刻是一刻”。父親還訓導張謇兄弟:你們知道挨餓的滋味嗎?我半飽時還要把飯給別人吃,子孫但有飯吃,不可吝嗇。張謇一生熱衷扶貧濟困,大辦慈善公益事業,顯然受到父親言傳身教的影響。

5、祖父在世時,欠了同鄉李氏的債。去世後,李氏仗著宗族強勢,對張家“惡聲勒償”。父親忿然説:“子應還父債,然不能受輕蔑”。他向親友借貸還債,並當眾指責李氏,顯示了做人的尊嚴。後來,張家雇請塾師來家教學,李氏託人表示自家的孩子想跟學,父親不計前隙,同意免費跟學。張謇對父親受屈辱而有志氣,並寬容別人,以德報怨,很認同。他後來的許多作為,都與父親相似(包括與盛宣懷等人的相處)。

6、張家因負債缺錢,將老宅轉賣多次,家業興旺後,終將老宅贖回。父親借此教育張謇兄弟:凡事成敗,凡物去來,皆若有命。把事情做安妥,終能保持不敗。有志氣的人,只是盡努力以圖成功。張謇的一生,既豁達,又較真;既“順天命”,又“盡人事”,與父親的現身説法是分不開的。

7、父親重金(“侑金視他人逾倍”)聘塾師邱先生教張謇兄弟,並答應孩子十歲後,再考慮是否另選老師。邱先生很看重豐厚的待遇,但教學品質不行。張謇十一歲時,讀完《詩經》,但“尚不曉平仄”。父親只得延請水準更高的宋先生來教學,同時“禮厚邱先生”,大家皆大歡喜。父親對邱先生講信用、重情義,即使替換了老師,又讓他沒有意見。這種既做成事,又不得罪人的處事風格,無形中影響了張謇。張謇後來無論是經商還是從政,都能長袖善舞,廣結良緣(我將他稱之為“統戰高手”),均與此有關。

8、張謇兄弟十二三歲時,在夏季的一天趁老師不在,偷偷去玩耍。父親知道後,罰他們在烈日下鋤草,背如火烤,臉“赤而痛”。晚上回家後,父親問他們讀書、鋤草,哪個苦,並訓責道:老子農耕勞苦,為了兒子的幸福。你們卻“惰而嬉”,如何像個兒子!從此,張謇再也不敢貪玩廢學。父親既嚴苛,又深入淺出地講道理,是促使張謇勤奮苦讀的重要動因,也是張謇後來對子女、對員工從嚴教育管理的經驗來源。

9、父親種田,麥苗豆株必整齊成行,四週雜草必除,種樹也是如此。如樹苗排列不正,必改種排正,反覆多次,不厭其煩。鄉鄰們都説:張家種樹,一次是種不好的。父親聽了也覺好笑,但本性難移,依然故我。這使人聯想到,張謇從讀書到做事,也是中規中矩,井井有條,且有始有終,與父親秉性相同。

10、父親原有瓦屋五間、草屋三間,無論是居室還是雜物間和廚房、洗澡間,每天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後來擴建房子,所用木石磚瓦,事先都計算好長短厚薄,沒有絲毫差錯。他還讓張謇兄弟做雜活小工,教他們如何將磚墻砌整齊合規,並傳授經驗:一切都要事先安排妥當。不然,做工時手忙腳亂找磚頭,“或斷磚不合,則耗時而費料”。在他的訓練和輔導下,“謇兄弟于土木建作計劃,稍稍有知識”。這使張謇終身受益:一方面使他養成了細緻嚴謹的作風,一方面使他熱愛和精通建築工程(張謇主導下建設的濠南別業、商會大樓、江蘇咨議局大樓等,現在被列入中國近代建築經典,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江南各州縣被太平軍攻陷時,來海門避難的人很多,父親對有求者“必周恤之”。江寧難民葛某與幾個子女相繼去世,僅留下一個最小的兒子,“其妻痛不欲生”。父親想撫養他們,但又怕名不正,言不順,便以葛氏死去的女兒婚配自己已故二哥的形式,使二哥的兒子成了葛家的晚輩,名正言順地供養葛氏的妻子和小兒子。父親既樂善好施,又注意方式方法,使人便於接受。這種既慈且仁的品行,深深影響了張謇後來的為人處世。

12、父親乘人推小輪車趕路,過橋必下,“行數十步然後坐”。他告訴張謇兄弟:這不僅是為了防摔倒,而是為了減輕車夫的負擔,“使不疲苦”。對勞作者的憐憫體恤,是張謇父子兩代人的共同品行。

13、父親對可利用的廢銅舊鐵、竹梢木段,根據其長短、方圓、厚薄分類儲放,大一點的便在本子上記下尺寸,“遇有造作,按薄取資,無枉費,亦無尋覓之勞。”這反映了父親勤儉節約和細緻有條理的風格。張謇一生儉樸,連用過的廢紙也要在反面寫字。他在創辦大生紗廠時,從廠規廠約,到工藝流程和材料儲存,均細緻週密的予以考慮,不能不説有著父親的身影。

14、父親特別喜愛書籍,在張謇年少時就購置藏書,並對缺頁少字的書進行修繕整補。“平日見盈尺之線,成寸之紙,輒儲之以待用”。六十歲後,幾乎以修補書籍度日。他終日埋頭修補書籍,除一日三餐和大小便,幾乎不離座位。有客人來時,他也不出迎,只是口頭打個招呼,“修緝不廢”。父親晚年喜歡研讀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並與張謇的三叔交流。他針對三叔不從實際出發,硬搬書上原理種植而導致失敗,教育張謇要會讀書,善於理論結合實際。喜愛讀書,珍愛書籍,善於讀書和運用,也是張謇一生的良好習性。

15、父親剛到海門時,有田地二十多畝,收成不多,卻很辛勞。張謇兄弟建議租給別人耕種,父親堅決不同意。他認為,農家子弟不親自在田間耕耘,不知農業勞動之艱辛。而且,田地是財富之根本來源“田為富之終而累之始”。因而他嚴正告誡張謇兄弟:“日後無論窮通,必須有自治之田”。後來,張謇的事業有成,還是保留了家中的田地,並且熱衷於“大農”産業,大搞拓荒墾殖。他還延伸了“自治之田”的含義,把整個南通都作為他事業的“自治之田”。他立足南通,積極參與全國性的政治社會活動,一旦不能如願,便回到南通推行地方自治,全力打造“中國第一城”,使南通成為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樣板田”。

16、父親六十歲以後,將家事交付于張詧,自己則整天為鄉鄰調解糾紛。他常常讓被調解的雙方在家中吃飯,有時還會出資贈與,以化解矛盾。家人抱怨時,他則説:窮人有冤屈不能申訴、不得調解,回到家後“妻子亦喪氣”,你們的祖父一生就處於這種境地。現在趁我體力尚好,“以口舌保鄉里和平”,是一件心安理得的好事。你們千萬不要學不懂事的子孫。推己及人,居仁由義,由祖上困難境地想到要為鄉鄰排難解憂,造福鄉里,父親的仁慈情懷和共情同理心,確實超越了一般人。這也是張謇一直在弘揚和踐行的優良品質。

“述訓”一詞的本來含義,就是陳述事跡和訓導。通觀《述訓》全文,張謇沒有以溢實之辭褒揚父親,也沒有以空洞的説教談家風家教,而是從多個生動而豐富的生活側面,記述了父親平凡中的不凡;從不經意而又畫龍點睛般的評語中,道出了家庭教育的深奧哲理。這既還原了一個真實可感的父親形象,又道出了父親對自己一生所産生的重要影響。實際上,這也反映了張謇對父親為人處世的價值認同,以及後來自己所作所為的思想來源和榜樣力量。有其父,必有其子。從某種意義上説,張謇在這裡既是寫父親,也是寫自己。父親的一生經歷和事跡很多,張謇只是選取了他最為認同、受益最多的來寫,實際上是寫出了自己的價值追求和理念奉行。張謇一生的創業和治家,也充分説明瞭這一點。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張謇為何最終成為了一個品德高尚、理想遠大、意志堅定、才華出眾、功業卓著的一代人傑。


【責任編輯:王東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