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文化往來>

林散之草書《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過眼錄

2023-07-05 10:29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草聖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散耳、江上老人。“詩書畫三絕”,尤其草書,被稱為“草聖”。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州(今安徽省和縣),生於江蘇省江寧府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南京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江蘇分會名譽主席等。林散之8歲學藝,未有師承。16歲跟范培開學書,18歲從張栗庵,32歲師黃賓虹,37歲隻身萬里行。書法先楷後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習。歷經“三變”之後,60歲開始專攻草書,草書以王羲之為宗,以懷素為體,以王鐸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為賓。林散之用長鋒羊毫筆、宿墨、生宣紙,並將繪畫中的墨法運用於書法,創立“林體”。“林體”的特點是“瘦勁飄逸”,基本特徵是“瘦勁圓澀,枯濕濃淡,偏正相依,飄逸天成”。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林散之一舉成名。“林體”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書法大家高二適見到林散之的字,拍案驚呼:“這才叫字!”中國書協主席啟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書法巨匠趙樸初説:“林老書法,舉世無雙。”日本現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稱讚:“草聖遺法在此翁。”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論懷素草書>》《自作詩<論書一首>》《李白<草書歌行>》等。《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林散之草書《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

林散之草書《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立軸,尺寸為146釐米×43釐米,約6平方尺。落款是“卜算子咏梅,散耳”。引首章是“曾登太白”(朱文),名章是“林散之印”(白文)。長鋒羊毫筆,宿墨,生宣紙。精工細裱,九五品相。作品正文內容是: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這闋詞是毛澤東的名詞。1961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調研期間讀了南宋詩人陸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陸游的詞有一種孤芳自賞、自命清高、消極悲觀、淒涼消沉的情緒,毛澤東反其意而用之寫下了這闋詞,塑造了一個堅韌不拔、極積樂觀、充滿希望和信心的全新的梅花形象。這闋詞最早于1963年12月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第45頁。

在林散之一生創作的草書作品中,數量最多、尺幅最大、影響最大、最能體現林散之草書風采的,就是以《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為內容的作品。作為詩人,林散之十分欣賞這闋詞的立意和高度,更為毛主席高超的作詞藝術所折服。“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還有“飛雪”,襯托出梅花在“百丈冰”時開放的難能可貴。“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是春天的信使,預報春天就要到來,而當春天真正到來時,梅花卻已經落花了。一個“笑”字寫出了梅花謙遜脫俗、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極大地昇華了全詞的藝術境界。為此,林散之還作了一闋詞,題目是“和毛主席<咏梅·卜算子>”。

林散之草書《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局部)

這幅草書創作于20世紀70年代,氣格高古,起伏跌宕,雄渾遒勁,墨色淋漓,是林散之草書中的精品之作。如第一行中的“飛”字、第三行中的“山”字明顯偏離中軸,但這些字又緊靠著旁邊的字,“飛”字看似偏離,卻和“雪”在一起,顯得不是太偏。“山”和“花”二字也是如此,欣賞者既感到新奇又不覺得突然。作品中每行字數不一,大小相配。“歸”字、“也”字,還有“到”字的空間特別大,而“爭”字、“時”字、“在”字的空間就比較小。字間疏密錯落有致,線條粗細濃淡多變,其間飛白頻出。我最早看到這幅草書作品是2002年,之後又看過3次。2012年4月23日,我專門穿上軍裝參觀林散之紀念館,攝影師李守義為我與這幅作品合影留念。

林散之草書《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現陳列在林散之紀念館。林散之紀念館位於南京市浦口區雨山路48號,佔地面積12000多平米,是在林散之書畫陳列館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由趙樸初題寫館名。步入館內,遊客首先看到的是林散之紀念館簡介,由俞律撰文,林散之的學生莊希祖手書。繞過墨池,穿過圓門,向右轉是百米碑廊,黑色花崗岩上銘刻著林散之不同時期的書法佳作,楷書、隸書、行書、草書四體皆備。拾階而上,進入“散之山房”,便進入主展廳,這裡陳列著林散之書畫精品100多幅,草書《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就在其中,長年免費供遊人參觀欣賞。

林散之紀念館

王罡在林散之紀念館拜觀林散之草書《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

林散之草書《毛澤東詞<卜算子·咏梅>》于2023年6月28日發表在《中國書畫報》第11版。

相關連結 王罡簡介

王罡,林散之研究專家、“金陵散王”。江蘇揚州人,1957年出生,畢業于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哲學系,哲學學士。曾任南京軍區政治部東海民兵雜誌社總編輯,大校軍銜。現為江蘇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南京漢風書畫院名譽院長兼林散之研究院院長。

王罡説:“我一生就幹兩件事:一件是當兵扛槍,一件是收藏研究林散之。我一生就穿兩套衣服:一套是軍裝,一套是西裝。”“我做人的宗旨是:知敬畏,懂感恩,有擔當。”

王罡是一名職業軍人。三次榮立三等功,被授予“國防服役”金質紀念章,被評為第四屆“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並授予稱號,受到兩代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著名雕塑家尹悟銘為王罡雕塑半身銅像,中國台灣著名畫家張家瑋為王罡畫漫像,日本華人著名畫家王子江為王罡畫肖像。

王罡收藏林散之的草書、繪畫、詩稿、筆談、視頻等近千件,其中的輪椅是林散之晚年最重要的隨身物件,草書《毛澤東詞<清平樂·六盤山>》被堪稱“林散之草書筆法之經典”,手卷《中日友誼詩》被稱為“林散之第一草書”“神卷”“林散之王”,堪稱國寶。王罡發表研究林散之的文章400多篇,專著《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面向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華人時刊》雜誌連載,歷時4年。專著《林散之草書過眼錄》(10卷),《中國書畫報》從2021年1月6日起連載。王罡出席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參加中央電視臺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攝,在中國第一高樓、世界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簽署中國收藏《上海宣言》,在第十七屆全國收藏文化(深圳)高層論壇作林散之主題演講,王罡的名字收入《世界名人錄》。

【責任編輯:王東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