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一帶一路網> 科技創新>

第四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産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舉行

2023-06-29 15:12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第四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産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簡稱“第四屆黃山對話會”)于6月29日在安徽省黃山市開幕。

會議主題為“數字技術賦能名錄遺産可持續發展”,來自10多個國際組織和20多個國家的名錄遺産地決策者、研究者、管理者和實踐者近200名代表齊聚黃山,共同探討空間技術在世界遺産、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保護和管理中的應用,助力《世界遺産公約》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

圖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産空間技術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視頻致辭。

開幕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産空間技術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視頻致辭表示,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唯一一個基於空間技術的世界遺産研究中心,HIST初步建成全鏈條名錄遺産治理體系,推動構建空間考古學科體系,為《世界遺産公約》和2030議程的落實做出應有的貢獻。他呼籲,要加大數字技術的應用、促進跨學科跨專業的國際科研合作、加強數字技術領域的能力建設等,以更好應對名錄遺産面臨的風險挑戰,促進名錄遺産地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幹事曲星開幕致辭表示,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為促進遺産地可持續發展創造新的機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擁有自然和文化遺産、海洋科學、環境教育、新科技應用等方面的專業技術,長期使用遙感、地理資訊系統等空間技術保護名錄遺産地,並在此領域發揮獨特的作用。他感謝HIST幫助利用衛星影像監測索羅門群島東倫內爾、柬埔寨吳哥窟等世界遺産。

開幕式上,UNESCO世界遺産中心主任拉扎赫·伊倫都·阿索莫(Lazare Eloundou Assomo)、HIST主任王心源研究員,黃山市委常委、黃山風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葉建強圍繞空間技術等科技對名錄遺産地的監測、評估、管理、可持續發展以及最佳實踐案例等議題發表主旨報告。

圖為開幕式現場。

本次會議為期2天,圍繞名錄遺産與數字化保護、空間監測評估、名錄遺産協同管理、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文旅融合、遺産教育、空間考古等議題組織八場分會,並特別設置UNESCO名錄遺産申報和管理專場,助力名錄遺産識別、申報、監測、評估、研究、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圖為《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賦存環境圖》(英文版)發佈。

開幕式上,發佈了《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賦存環境圖》(英文版)。該圖展示了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及其沿線的亞、歐、非等大洲801項世界文化遺産與混合遺産空間分佈情況,對從整體上深度解讀絲綢之路及其沿線文化遺産的人文與自然環境背景具有參考價值。

會議還將發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産與可持續發展黃山願景》和《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名錄遺産行動倡議》。其中,黃山願景強調了遙感等數字技術在名錄遺産監測與保護中的重要作用,並呼籲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採取切實行動,加強名錄遺産的協同保護與管理,助力名錄遺産相關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行動倡議》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名錄遺産的影響,呼籲名錄遺産政策制定者、管理者、研究者等有關各方,採取適當的措施,使用最佳科技手段來減少風險,減緩氣候變化對遺産的負面影響。

會上,HIST向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和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頒發了名錄遺産可持續發展最佳案例獎,表彰其在利用科技創新手段促進世界遺産、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具有創新性和示範性的實踐,激勵更多遺産從業者提升科技創新水準,助力遺産地可持續發展。

黃山對話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名錄遺産領域的一項開拓創新舉措,是首倡UNESCO三大名錄遺産的國內外決策者、研究者、管理者和實踐者的交流合作平臺,也是首倡空間技術在UNESCO三大名錄遺産中實踐應用的綜合學術交流平臺,且致力於把黃山對話會培育成知名國際交流平臺以及名錄遺産地可持續發展重要國際智庫。首屆黃山對話會于2014年5月召開。

本次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産空間技術中心(HIST)、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和黃山市人民政府主辦,黃山風景區管委會承辦。


【責任編輯:孔令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