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共論“一帶一路”建設如何架設“連心橋”
中新網重慶5月17日電 (記者 劉相琳)2023“一帶一路”陸海聯動發展論壇17日在重慶開幕。來自中國、南韓、坦尚尼亞、寮國等國家的學者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民心相通,共同探討如何架設通向合作共贏的“連心橋”。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曉君認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民心相通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法治的交流合作。法治的交流合作,可以帶動和促進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推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加強法治經驗分享,法學理論交流,法治人才培養,是各國在促進民心相通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蒙古國“一帶一路”共同發展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楚倫愛登説,“一帶一路”建設通過推動互聯互通、貿易合作和人員交流,縮小了國與國間的差距,實現了各國間的硬連接和軟連接。智庫研究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將對民眾了解“一帶一路”建設的精神,認識真實的中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她所在的機構將致力於向蒙古國各階層廣泛介紹蒙中發展故事和經驗。
南韓“一帶一路”研究院共同院長曲歡説,韓中兩國地緣相接,與兩國龐大的貿易往來相比,兩國地方政府、青年等交流還不夠。大多數南韓民眾對中國的了解還停留在《三國演義》,以及李白、杜甫。如何正確認識當今中國,是南韓“一帶一路”研究院從事民心相通工作時面臨的最大課題。該院目前正面向南韓各界精英,舉辦“新時代中國大講堂”,希望通過該活動,讓南韓各界精英了解今日中國發展情況。
寮國國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西提賽認為,民心相通要著重做好年輕人的工作。包括寮國在內的許多東南亞國家年輕人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多,對中國了解較少,建議中國以及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更多向投資目的地國家的民眾介紹中國的文化、發展經驗,讓外國年輕人逐漸認識真實的中國。
肯亞瑞拉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阿貝爾·基諾帝建議,通過教育、文化、衛生、媒體、數字和企業發展領域的民心相通,促進經濟轉型,建立更加包容的社會,會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每個國家都成為贏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