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網藝雲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一帶一路網> 科技創新>

火災是引起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關鍵因素之一

2023-03-16 09:33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玉勝研究團隊在全球火災碳排放加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方面取得進展,通過大氣傳輸模型模擬,結合地基觀測和衛星數據驗證,量化全球火災碳排放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全球火災碳排放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年平均影響可達2.4百萬分率(ppm),表明火災是引起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關鍵因素之一,對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具有顯著影響。

圖全球火災碳排放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

火災碳排放具有週期性、隨機性、多點源、範圍廣、監測難等特點,呈現出較強的時空異質性,對全球二氧化碳的時空分佈和動態變化具有重要貢獻。量化火災碳排放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是理清陸地生態系統碳迴圈的基礎,也是闡明全球和區域尺度碳收支平衡的前提。

該研究團隊基於全球大氣化學傳輸模型進行了一系列數值模擬試驗,在網格尺度上量化了全球火災碳排放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影響,闡明瞭火災碳排放在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碳迴圈和大氣碳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結合衛星及地表觀測數據雙重驗證,極大提高了模型模擬精度(和衛星觀測相比均方根誤差由2.403降低至1.980),為火災碳排放清單的精准校驗提供了有效方法與技術支撐。

研究結果表明,全球火災碳排放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年平均影響可達2.4百萬分率(ppm),並存在較大的季節性變化。例如,非洲是全球生物質燃燒排放最高的地區,導致夏季二氧化碳濃度最高增加7.9-13.0百萬分率(ppm)。模型評估結果顯示,使用快速火災排放數據庫(QFED)作為模型先驗火災碳排放清單的模擬性能最佳,與衛星和地面觀測結果差異最小。同時,研究結果還表明,在南美洲南部和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模擬的二氧化碳濃度對火災碳排放清單的敏感性較高,在非洲中部和東南亞敏感性較低。

該研究為精細量化火災碳排放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影響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為生物質燃燒管控提供了科學依據,對生態環境治理和協同減排降碳等環境政策的實施具有指導作用,有助於我國更有針對性地推進溫室氣體減排工作,更好地應對“碳達峰”和“碳中和”政策目標。

相關研究成果《不同生物質燃燒排放清單的影響:基於GEOS-Chem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模擬》(Impacts of different biomass burning emission inventories: Simulations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GEOS-Chem)于3月15日線上發表在環境科學與生態學TOP期刊《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空天院碩士生蘇孟倩為論文第一作者,副研究員石玉勝為論文通訊作者。

【責任編輯:王振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