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文旅 > 

廣東安徽兩地聯合舉辦粵皖優秀劇目展演活動

發表于:2024-04-12 11:05  作者:張理想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安徽黃梅戲要來廣州演出了!”

“黃梅飄香·大灣區”,一個近200人的廣州黃梅戲迷微信群。當廣東安徽兩地聯合舉辦“嶺南風 江淮韻——粵皖優秀劇目展演”活動的消息發佈到群裏,組團看戲成為戲迷一致的行動。

這是一次徽風皖韻的精彩亮相

4月8日至9日,廣州友誼劇院,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率安徽再芬黃梅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攜新創劇目《不朽的驕楊》和傳統劇目《女駙馬》連番上演。

《不朽的驕楊》,紅色主題現代戲;《女駙馬》,黃梅經典“看家戲”。兩部作品,一部創新,一部守正,展現著安徽傳承弘揚戲曲藝術的不懈努力,更彰顯著安徽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閃亮成果。偌大的劇場內,一聲聲叫好、一波波掌聲此起彼伏,毫無疑義地證明,兩部劇目的演出都取得了成功,安徽黃梅戲得到了廣大戲迷的青睞。

廣州,可謂安徽戲曲人的“福地”。在羊城三次舉辦的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活動中,四位安徽戲曲演員先後喜摘“梅花”。2015年,韓再芬憑藉黃梅戲《徽州往事》,為安徽和全國黃梅戲劇界摘取第一朵“二度梅”。長期以來,黃梅戲在當地流播深遠,贏得大量粉絲。

香港觀眾謝恬專程趕赴廣州一睹黃梅戲風采。“我連續看了兩場演出,從中能夠看到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以及黃梅戲創新發展的努力和探索。”謝恬認為,廣東話的粵劇和安徽話的黃梅戲都有自己的特色,以戲曲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非常值得我們當代人去接近、去欣賞。

這是一次以戲為媒的“文化走親”

粵劇,廣東文化明珠,有“南國紅豆”之美譽。黃梅戲,安徽文化名片,有“中國最美鄉村音樂”之讚譽。以戲為媒,密切交流,成為兩地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心聲。

廣東粵劇院,傳承粵劇瑰寶的華美殿堂,4月9日上午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安徽文化工作者。一襲襲精緻戲服,展示粵劇藝術的獨特風韻;一張張新老照片,定格粵劇名家的舞颱風採;一件件文創産品,彰顯粵劇文化的時代新貌。走進展廳,駐足劇場,安徽文化工作者不禁為粵劇傳承發展的勃勃生機點讚。

一場粵皖文化走親戲曲交流座談會,聚集起廣東和安徽兩地的戲曲領軍人才和青年後起之秀。如何加強戲曲人才培養?怎樣打造戲曲影視作品?袒露心扉,觀點碰撞,粵皖兩地戲曲人一起分享各自的成功經驗,共同探討發展面臨的問題。

“粵劇的發展離不開老一輩的執著堅守、新一代的傳承創新,這和黃梅戲的發展路徑是一樣的。”再芬黃梅“00後”青年演員汪晨晨説,雖然廣東和安徽方言各異,但戲曲表現的精神內涵是相通的。作為年輕一代,要接過老一輩戲曲人的衣缽,推動戲曲藝術邁向新時代、取得新輝煌。

這是一次深化合作的雙向奔赴

廣東和安徽都是戲曲大省,繁榮發展戲曲藝術是兩地積極推動的共同課題。在廣州期間,廣東粵劇院與安徽再芬黃梅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常態化開展文化交流合作,定期組織交流活動。

“我們從粵劇的發展經驗中學習取經,從粵劇老藝術家的身上獲得精神激勵,這種文化交流非常有意義。”韓再芬説,走進新時代,戲曲人需要共同努力,攜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持續煥發生命力。

千里之外的徽風,吹進了嶺南大地,黃梅雅韻令廣東戲迷如癡如醉。4月下旬,廣東粵劇院將攜《紅鬃烈馬》和《白蛇傳·情》兩部粵劇走進安徽,帶領江淮戲迷領略嶺南文化的別樣風采。

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説:“兩地開展雙向奔赴的演出,將極大地加深兩省觀眾對戲曲文化的了解和認同,進一步推動戲曲藝術的傳承和創新。這種跨地域的戲曲交流,對促進中國戲曲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83108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