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今年首場“海客圓桌會”透露哪些信號?

發表于:2024-03-13 10:23  作者:朱卓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去年以來,安徽省啟動實施“投資安徽行”系列活動,策劃打造了“海客圓桌會”這一聯繫服務外商、吸引外資的機制化平臺,先後在國內和境外成功舉辦多場活動,結交了很多優秀的外資企業家朋友,促成了一批實實在在的合作項目。

今年,“海客圓桌會”活動繼續進行。3月6日下午,由省政府主辦,省商務廳會同南韓駐上海總領事館、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共同承辦的“海客圓桌會(南韓專場)”活動在上海舉辦。

這是2024年首場“海客圓桌會”,為安徽和南韓的企業家們面對面交流提供了平臺,也讓南韓企業家們更加了解安徽的投資環境。

産業契合

合作空間廣闊

三星能源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起亞中國、韓泰輪胎、韓合積體電路研究院……這次來的15家南韓企業,涵蓋了汽車、積體電路、半導體等多個行業。特別是對於安徽的首位産業——汽車産業,與會南韓企業家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公司在西安、天津、無錫都設立了生産基地,産品包括電動自行車鋰電池、電動汽車鋰電池、儲能電池等。了解到安徽如今有7家整車企業,汽車産業發展很好,我們很期待能為安徽的企業供貨,與安徽合作,在安徽建廠。”活動中,三星能源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鄭一衡説。

“2023年韓泰輪胎在中國的輪胎總産量達2800萬條,淮安、重慶、嘉興都有我們的工廠,期待下一步能為安徽的整車企業供貨。”韓泰輪胎中國區域本部長金顯哲説。

安徽的汽車産業發展出乎了金仁浩的意料。“原來安徽集聚了這麼多的汽車企業,蔚來、江淮汽車、奇瑞……作為一家提供汽車網路安全解決方案的企業,我們看到了很大的投資機會,非常希望能達成下一步合作。”華東南韓IT企業協議會會長、FESCARO總經理金仁浩説。

安徽省新興産業發展的良好態勢,蘊藏著無限的投資機遇和廣闊的合作空間,吸引著這些跨國企業、外資企業。

2023年,全省汽車全産業鏈營業收入達1.16萬億元、同比增長28.5%,積體電路産量增長1倍以上,柔性顯示産業産值增長1.9倍,一批新質生産力在安徽加速成長。

如今的安徽,能為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新能源汽車産業被作為全省首位産業來打造,以新能源汽車、新一代資訊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産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呈現向上向好態勢,跨國企業、外資企業來投資合作的意願更加強烈。

參加活動的奇瑞汽車、國軒高科、蔚來、江汽集團等安徽企業也都有很大的合作意願,希望能與更多南韓企業建立上下游合作關係。

“奇瑞汽車一直重視與南韓零部件企業的合作,我們已經與浦項集團等南韓企業合作,品類涉及安全氣囊、鋼板、減震器等,後面希望能繼續拓展合作品類,提升合作份額。對於奇瑞還沒有合作過的企業,我們計劃儘快對接,尋找合作機會,共同發展。奇瑞未來的發展仍舊需要更多優秀的南韓供應商的加持,比如韓泰輪胎,這也是我們需要的品類。期待南韓企業多到安徽投資,到蕪湖投資。”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廳説。

“蔚來和南韓企業已建立了較緊密的合作,主要集中于整車和核心零部件,包括制動系統、減震系統、空調壓縮機等産品。希望後面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與南韓企業合作,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蔚來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奉瑋説。

安徽與南韓的企業負責人們,在活動現場可謂“一拍即合”,已經計劃著在活動後開展點對點的深度交流合作。

向海而興

打造開放高地

安徽的區位優勢和市場潛力也吸引著南韓企業。

“對我們鋼鐵行業企業來説,安徽是一個新興産業發展空間潛力比較大的省份,包括汽車板塊、新能源板塊、電池板塊,安徽省的整個需求空間非常大,我們打算在安徽省內進一步擴大投資,希望能有機會為安徽的汽車企業提供新能源汽車鋼材。”浦項中國統合加工中心法人長卞相七説。

以安徽省會合肥為中心,500公里內覆蓋了中國中東部8個省市、近5億人口、12萬億元消費市場,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2023年,安徽商務經濟“六大指標”躍升全國前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居全國第八,進出口總量、進出口增幅、出口總量、出口增幅分別躍居全國第十、第八、第十、第八,實際對外投資總量位居全國第九。實際使用外資增速高於全國12.3個百分點。

地處中國長江中下游、長三角腹地,安徽的交通也十分便捷。1831公里的高等級水運航道“通江達海”、200多條空中航線“縱橫全球”,累計開行超過3600列的合肥中歐班列“貫通亞歐”,5477公里高速公路和2522公里高速鐵路“四通八達”。

此外,安徽開放平臺眾多,擁有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21個國家級開發區,7個一類開放口岸、5個綜合保稅區、11個安徽國際合作産業園、24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國家級開放平臺,世界製造業大會、“投資安徽行”、海客圓桌會、“徽動全球”出海行動等國際經貿合作平臺,為安徽對外開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安徽擁有“向海而興、借船出海”的開放意識,創新活躍強勁、製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等獨特優勢,而且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更好聯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推動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建設,開放型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

2023年,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8000億元、升至全國第10位,在中國前十大外貿大省(市)中進出口增速、出口增速均位列第一。

其中,2023年,安徽與南韓進出口額387.5億元、增長7.2%,南韓在安徽新設企業27家。

重商親商

營造良好生態

“我們很早就與中國開始了合作交流,起亞現在在煙臺有一個技術研究所,在上海有一個研發技術中心,在中國還另外有兩個生産基地,很希望後面也能與安徽達成合作。”起亞中國銷售本部長鄭德和説。

跨國公司和外資公司對安徽的期待,還有一部分來自安徽的好環境。

好的營商環境是生産力、競爭力。近年來,安徽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廣大企業投資安徽提供更好服務。

人人重視營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時時處處都講營商環境,是安徽正在大力營造的良好生態。連續三年以創優營商環境為主題召開“新春第一會”,每季度召開企業家懇談會,常態化舉辦“海客圓桌會”,安徽省全力打造更為便捷的政務環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踐諾守信的社會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常態化對標學習滬蘇浙,累計推出8批825項改革創新舉措,主動回應外資企業關切,打造“科大矽谷”智慧財産權保護樣板區,專門建立省領導聯繫重點外資企業工作機制,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努力縮小與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差距。在全國工商聯營商環境綜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中均位列全國前十,感召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用行動為安徽投下“贊成票”。

面向未來,安徽省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動力滿滿。將不斷優化外商投資政策舉措,穩步提升産業貿易開放水準,發揮自貿試驗區、5個綜合保稅區、7個開放口岸、13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8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開放平臺作用,著力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把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讓外資企業在安徽投資安心、事業順心、生活舒心。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