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近日發佈,郎溪磨盤山遺址名列其中,這也是我省本年度唯一入圍項目。磨盤山遺址,作為皖南地區迄今發現的先秦時期保存較為完好、面積較大、文化內涵豐富、文化譜係明確的代表性遺址,對於認識多元一體中華文明在皖南地區的演進方式具有重要價值。
江河湖海,生命之源、文明之源。
郎溪縣,取境內郎溪水而得名。一處遺址的發現,則將流域文明的故事呈現於今天。
郎川河,古稱郎溪,發源於皖南山系的廣德市東南部山區,與太湖南部水系相通,向西北注入南漪湖,然後經水陽江流入長江。郎川河在郎溪磨盤山遺址北側流過。南漪湖,係長江下游南岸外流淡水湖,皖南第一大湖泊。磨盤山遺址,則坐落于南漪湖的東岸。
近日,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郎溪磨盤山遺址名列其中,這也是我省本年度唯一入圍項目。這是一個怎樣的遺址?
追溯,更大範圍的區域調查仍在進行中
20世紀70年代,因開掘新郎川河,磨盤山遺址被發現。1981年6月,當地興修水利時又出土了大量遺物。1985年郎溪縣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磨盤山遺址被納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在開掘新郎川河的30多年後,對磨盤山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開始加速。200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調查。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又進行了復查,確定為一處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的遺址。2015和2016年,南京大學聯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這處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2020年,該遺址被列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長江下游社會複雜化及中原化進程研究”的核心依託遺址,202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課題,並於2023年進行了第三次發掘。
歷年來,根據對文獻和普查資料的研讀,以及實地調查,考古工作者初步確認了郎川河流域的數處同性質的遺址,並初步認定磨盤山遺址為一處區域中心聚落。
南京大學副教授、磨盤山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趙東升表示,目前初步確認現存遺址區域分為東西兩塊,總面積約60000平方米。其中西側區域為東西長290米、南北寬240米的不規則曲尺形,面積約52000平方米,遺存年代以馬家浜文化時期至春秋時期為主,也有少量宋代墓葬;東側區域為東西長120米、南北寬70米的近橢圓形區域,面積約8000平方米,遺存年代以商周時期為主;另外,在南部還有約3000平方米的明清遺存分佈區。
三次發掘均選擇在西側的遺址核心區進行,發掘面積共1625平方米,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前後延續的文化堆積。趙東升介紹,三次發掘共清理墓葬342座,包括馬家浜文化晚期9座,崧澤文化時期320座,良渚文化時期5座,夏商西周時期5座,南宋3座;房址77座,大部分為馬家浜文化晚期;灰坑163座,大部分為夏商時期;出土可修復遺物4000余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銅器、瓷器、硬陶器、原始瓷器等。
目前,更大範圍的區域調查仍在進行中。
“一統”,共同為良渚古國的誕生準備條件
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磨盤山遺址的面貌漸漸清晰起來。今天的人們,建立於眾多科學普及之上的大遺址認知,既能發現每一處遺址“圈地”而“自洽”的“獨特性”,也能感受到更多交融交往的“廣泛性”。
據介紹,磨盤山遺址處於黃鱔咀—薛家崗—張四墩文化區、淩家灘文化區、北陰陽營文化區和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區的中間地帶,又以馬家浜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早期的遺存最為豐富。
趙東升介紹,遺物中網墜和陶觽自始至終所佔比例都很高,其中,一座墓葬中墓主人頭部左側隨葬了27枚陶觽,推測與遺址處於湖泊邊緣,人們的生計以捕魚為主有關。石器的數量和類型也很多,並且大多數都有使用痕跡,可能表明與石器使用相關的木工較發達,部分石制農業工具説明種植農業的存在。除此之外,自馬家浜文化時期就已發現少量水稻、菱角、芡實等植物遺存和獸骨、螺殼等動物遺存。
在這個“水鄉澤國”,水道就是路網,先民們以漁業為主的生計方式、模式化的隨葬品、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表明可能存在較為頻繁的商業交換。
磨盤山遺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都可與周邊地區進行對比研究。馬家浜文化時期的平底釜和扁足或錐形足折腹鼎、牛鼻耳罐、紅衣陶豆等;崧澤文化時期的淺盤豆形杯和帶把鼎,少量的多孔石刀,小型的三足器、帶把器和分體式玉璜等,諸多與周邊區域的“同款”文物,提示廣泛存在的文化交流,表明古國時代的第一階段——崧澤文化圈可能在馬家浜文化晚期已經開啟了。
“在長江下游,淩家灘人是首先走上文明化道路的先鋒隊。”多數學者認為良渚文化玉器文明的形成與淩家灘文化有密切的關係。趙東升説,磨盤山遺址出土的大量蛇紋石玉璜與淩家灘遺址表現出強烈的一致性,同時在太湖南北形成相同的此類玉璜文化圈,從而為古國時代第二階段——良渚古國的誕生準備了“一統”的條件。他認為,從淩家灘到良渚,磨盤山遺址很可能是這條線路上的重要節點,可成為探討崧澤文化圈和良渚文化形成的重要參考。
綿延,近4000年的中心聚落生生不息
對於一處遺址的解讀中,同時出現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這些名詞代表著什麼?從馬家浜文化到夏商和西周——春秋前後延續的文化堆積,又説明瞭什麼?
先秦時期,中華大地的文明之光星星點點。
馬家浜文化,距今約7000—6000年,是我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馬家浜文化主要分佈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馬家浜文化及其後續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發現與確立,表明太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源遠流長、自成系統,並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今天,磨盤山遺址的考古發現,再次將這些著名考古學文化名稱一同呈現在大眾面前。而從新石器時代到夏商周時期前後延續的文化堆積,證實這是一處年代跨度近4000年的區域中心性聚落。
一處遺址,存在人類活動近4000年,是什麼概念?趙東升認為,在距今約6200年至2500年,磨盤山遺址所在區域一直環境優越、資源豐富,適合人類生存發展。
在近4000年漫長時光裏蹣跚前行的先民,要應對氣候變化,要抵禦自然災害,但是,這裡依舊生生不息。趙東升説:“磨盤山遺址延續時間長,譜係完整,是長江下游地區少有的延續時間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通過對該遺址的分期研究,可以為長江下游地區的文化演進提供典型範例。”
如何演進?“新石器時代,主要圍繞環太湖地區交流和演進。”趙東升介紹,夏時期與商時期的文化遺存則明顯有東方和中原地區的因素。説明這個時期受到來自中原和東方文化區的影響,也體現了在中原廣域王權國家建立以後,華夏和東夷勢力在皖南地區的滲透和角逐。西周至春秋時期,這裡基本上屬於古代吳國轄區。夏王朝開啟中原化進程的步伐,商朝南下,吳越爭霸,這裡又成為連接南北的重要驛站。
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在皖南地區的演進方式,又為我們提供了一次歷史的見證。磨盤山遺址,作為皖南地區迄今發現的先秦時期保存較為完好、面積較大、文化內涵豐富、文化譜係明確的代表性遺址,有望為我們帶來更多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