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旻昊、李博/攝)
2023年發掘出土的部分陶片。
(記者 徐旻昊、李博/攝)
11月29日,國內專家學者實地考察淩家灘祭祀區西側的平地發掘區域。
11月29日,國內近30位專家學者齊聚位於含山縣的淩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聚焦淩家灘遺址2023年及近年來的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進一步探討遺址的豐富內涵、功能性質及其對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兩大國家重點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淩家灘祭壇墓葬區西側區域進行了發掘,揭示出了一處可能以燎祭為主要方式的祭祀坑。2023年發掘區域主要位於該祭祀坑的北部和西部。考古項目負責人張小雷介紹,通過本次發掘,考古人員進一步了解到在淩家灘祭祀墓葬區的西側崗地緩坡處及西側平地區域,存在一處人工營建的超大型祭祀遺存,極大拓展了他們對遺址祭祀墓葬區範圍及全貌的認識,為復原淩家灘先民的祭祀禮儀過程及精神信仰提供了科學考古材料。
對於淩家灘超大型祭祀禮儀遺存的整體面貌,包括形制結構、祭祀方式、營建及使用過程、週邊相關遺存等,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充分討論和科學研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認為,超大型祭祀禮儀遺存及行為,體現了淩家灘先民強大的社會組織能力,對中華文明起源、形成演進路徑與內在機制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良渚早期國家産生深刻影響。
據悉,淩家灘將在考古發掘、多學科綜合研究、遺存展示利用、遺址公園建設、公眾考古宣傳、世界文化遺産申報、考古團隊建設等方面繼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