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規模,佈局“牛賽道”
初春的皖北,乍暖還寒。3月5日,在利辛縣闞疃鎮郊外,差不多每隔三五公里,就能見到一兩個標準化養牛場。據當地幹部介紹,這是利辛正在衝刺新賽道——肉牛養殖。
(通訊員 劉勤利/攝)
利辛縣闞疃鎮茆廟村一大型養殖場,飼養員正在喂牛、打掃衛生。
(記者 范克龍/攝)
位於利辛縣的昊東綠色農業公司肉牛養殖場,肉牛正在吃草料。
走進一家名為善德畜牧的養牛場,牛舍裏一排排半大牛犢膘肥體壯,正在悠閒地吃著草料。“一個棚子有400多頭牛,主要品種是西門塔爾、利木辛,目前養牛場已經建成了十幾個牛棚,存欄約5000頭,隨著剩下牛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年出欄肉牛可達1萬頭。”養牛場負責人任景利介紹道,他祖籍安徽利辛,生在黑龍江,在黑龍江從事肉牛養殖已經30多年,去年安徽省到東北招商引資,他和弟弟看好安徽的政策和市場,都過來投資建廠。
“縣裏拿出了真金白銀,建廠有貼息貸款,牛舍有補貼,養牛又有‘活體貸’,還能上保險。前不久一頭1000多斤的大牛病死了,保險公司賠付了一萬多元哩。”在任景利看來,利辛背靠長三角大市場,交通便利,適合肉牛養殖。當地政府鼓勵養牛,推出了“牛十條”政策,招引養殖企業投資。他看好肉牛市場的長期前景,打算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並投資建設了屠宰廠。
在闞疃鎮,大大小小的養牛場有28個。闞疃鎮黨委書記武龍峰介紹,當地正奮力打造“徽牛第一鎮”,目前正在建設的萬頭養牛場還有十幾個,預計2024年底肉牛存欄可達6萬頭,2027年底肉牛存欄可達10萬頭。該鎮還引進年屠宰加工2萬頭肉牛屠宰廠項目1個、年産50萬噸優質牛飼料加工項目1個。
利辛縣地處黃淮海平原南端,土壤肥沃,適宜農牧業發展。養牛歷史悠久,肉牛産業基礎良好。近年來,該縣積極響應省委“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加快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大糧倉、大肉庫、大廚房”的號召,落實“種好糧、養好牛、做好菜”、“雙30”農業産業發展思路,把肉牛産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加快肉牛全産業鏈發展,全力做大“牛産業”,打造肉牛金三角生態圈,以“一頭牛”開闢鄉村振興新賽道。
截至2023年底,利辛縣肉牛規模養殖場365家,肉牛飼養量12.5萬餘頭,均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該縣肉牛飼養量力爭增加10萬頭,未來3至5年,全縣肉牛出欄達30萬頭,領跑“牛賽道”。
為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2023年,安徽省啟動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加快打造千億級綠色食品肉牛産業。截至2023年底,全省肉牛飼養量168.8萬頭,肉牛規模養殖場1324家。今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把這項工作作為重點,提出深入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構建肉牛良種繁育體系,力爭肉牛飼養量達200萬頭。
抓繁育,提升種源生産能力
種源是農業的晶片和核心競爭力,肉牛養殖也是如此。良種繁育對産業發展至關重要。
有關專業人士表示,繁育能力薄弱已成為抬高整體成本、放大産業風險的突出制約,應從源頭著手做好強根基、穩鏈路、防風險、增效益工作。
宿州市埇橋區農業工作人員反映,目前架子牛購買價格接近8000元,育肥12個月成本9000元左右,700公斤成牛出售的市場行情大概2萬元,利潤較薄、勉強保本。希望已規劃的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種公牛站和保種場能儘快發揮作用,真正把我省的肉牛繁育能力提起來,使遠端調牛減下來,讓養牛戶少花錢、多盈利。
利辛縣委書記張吉明表示,利辛縣堅定貫徹落實省委“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加快肉牛全産業鏈發展,“抓種抓母”,聚力繁育屠宰,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
根據安徽省《關於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的意見》,加快構建肉牛良種繁育體系,提升全省肉牛種源生産能力。對此要發揮好龍頭企業在構建良種繁育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高起點謀劃建設國家級核心種公牛站,逐步擴大能繁母牛規模,努力提升肉牛全産業鏈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在利辛縣望疃鎮長河村,安徽欣浩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資的肉牛核心育種場即將啟動建設,這片佔地約260畝的區域,包括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國家級種公牛站、凍精胚胎實驗室3個子項目,計劃今年8月份建設完成。
欣浩翔公司運營管理負責人嚴家虎介紹道,項目建成後,企業將擁有核心群母牛1500頭,品種包括和牛、利木辛、華西牛、肉用西門塔爾牛等,核心種公牛200頭,擴繁群母牛3000頭、年産優質核心群種牛約2000頭、年産凍精約400萬劑。
張吉明説,通過加強肉牛種質資源研究、保護和利用,大力提升肉牛種質,建立和完善肉牛繁育體系,解決肉牛産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逐步探索建立安徽肉牛種業創新體系。
強加工,延長産業鏈條
在臨泉縣的安徽寶臨食品有限公司,牛肉被切割分塊後,根據不同標準分成不同等級,做成牛排牛腩等單品,共有9類30多個品種,包括新鮮牛肉、分割牛排、牛腩粒等,以滿足市場需求。
“屠宰利潤是養殖利潤的1.7倍,深加工是養殖的2.8倍。做活‘畜頭肉尾’增值大文章,企業在賺取可觀利潤的同時,也促進了牛羊産業實現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臨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説。
“農業不加工,等於一場空。”加工業是實現“頭尾呼應”的關鍵環節。安徽省著重加快構建肉牛屠宰加工體系,引導屠宰加工企業向養殖主産區轉移,推動就地屠宰。加大肉牛産業“雙招雙引”,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産業鏈條,提升産業附加值,加快肉牛産業補鏈延鏈強鏈。
“今年牛價走低,活牛市場價只有13元一斤左右,而養殖成本超過了12元一斤,利潤微薄。屠宰後牛肉可以賣到33元左右,利潤進一步提升。”安徽利木辛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廣明表示,目前當地缺少大型屠宰場,主要是分散的小屠宰點,加工能力依然不足。
“要在延伸産業鏈上下功夫,從賣牛到賣肉轉變。加快肉牛全産業鏈發展,利辛縣重點抓兩頭,一手抓繁育,一手抓屠宰加工。”張吉明説,去年利辛縣規劃建設了3個規模屠宰場,今年有望全部建成,建成後年屠宰能力可達20萬頭,可以基本解決縣域內屠宰需求。隨著屠宰場的投用,肉牛全産業鏈産值有望突破100億元。
同時,利辛縣注重“鏈”上延伸,加快全鏈條佈局,積極推進安徽真牛牧業有限公司、杭州歐岸食品有限公司、龍江元盛和牛産業股份有限公司10萬頭肉牛深加工項目、利辛縣千喜鶴中央廚房藥膳預製菜項目落地投産。通過延伸産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
阜陽市大力推進肉牛全産業鏈發展,抓招商、上項目,著力打造高品質肉牛生産加工供應基地,循“鏈”招商,市領導多次帶隊赴吉林、北京、上海等地考察招商。
截至去年底,該市規上牛肉深加工企業12家,肉牛全産業鏈産值約110億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在談、在建肉牛産業重大項目63個、投資總額1471億元。與長春新牧、內蒙古合牛牧業等企業合作的總投資31億元“一站一場一中心、一市一街一基地”肉牛全産業鏈項目加快推進,建成後年産值可達130億元,“中原牧場”等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