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佈了2023年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安徽省高校立項1306項,再創歷史新高。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支援基礎研究的主渠道,它為科學家提供了穩定的科研資金支援,幫助他們開展高水準的項目研究,不僅推動學科的發展,也促進技術和學術的進步。
作為科研主陣地的高校,每年都是角逐重要看點。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量及金額的多少,幾乎成為高校及所在地區自然科學研究水準高低的風向標。獲批項目數近三年連續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顯示我省高校聚焦國家及全省發展戰略需求,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産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這支科技創新生力軍戰鬥力越來越強。
省屬高校發力,縱比持續提升,橫比分量更重
公佈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我省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分別為929項、969項、1125項、1246項,分別佔全省立項總數的89.7%、91.8%、91.2%、92.4%,呈逐年上升趨勢。高校在安徽科技創新中擔當C位,並且角色越來越重要。
今年集中接收期內在皖高校的立項總數為1306項。其中,省屬高校669項,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立項470項,教育部直屬的合肥工業大學167項。省屬高校立項總數也是首次超過部屬院校。
安徽高校的發力不僅體現在“和自己往年相比”持續遞增,橫比全國,所佔分量也是越來越重。數據顯示,在全國總支援項目數與2022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安徽全省高校僅集中接收期內立項總數就比去年全年總數增長了60項。其中,省屬高校增長100項,增幅相當可觀,達17.57%。
省教育廳科研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非集中接收期項目評審進度的推進,今年全省高校的總立項數還將持續增加。
重點項目突破,提升“承重”能力,築牢科研根基
據統計,本年度全省高校立項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重點項目為23項,較之去年,增幅為15%。其中,安徽醫科大學有2項,安徽大學有1項,省屬高校增幅達200%。
近兩年,在迅速增長的項目數量中,我省高校還不斷實現單項上的新突破。其中,2022年安徽建築大學蔡國軍教授、安徽醫科大學王華教授分別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了我省省屬高校自主培養國家傑青零的突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是定位最高、資助經費最大的基金項目之一,主要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中的基礎學科問題開展。2021年,合肥工業大學梁樑教授牽頭主持的“智慧互聯繫統的系統工程理論及應用”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直接經費為5000萬元,成為我省首個獲批主持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緊接著的2022年,安徽理工大學袁亮院士主持申報的“深地工程多場耦合動力災變試驗儀”項目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直接經費8523萬元;安徽醫科大學余永強教授獲批科技部科技創新2030項目,獲批經費4500萬元。這些強大的經費支撐,不僅為科研上提供了強勁動力,更體現出所在高校的科研實力、學科專業影響力,以及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成效。
今年,我省重點高校建設成效尤為明顯:安徽大學立項135項,連續三年超百項,較2017年第一輪“雙一流”建設之前的59項,增幅近130%;安徽醫科大學立項161項,已經連續四年超百項,直追合肥工業大學的167項;安徽農業大學立項96項,較去年增幅28%,在全國農林類大學中已經攀升到第6位。
真金白銀投入,扶植高峰學科,科研“強筋健骨”
安徽高校連續三年在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立項上實現突破,和近年來我省密集出臺支援高校學科建設、專業體系改革、振興高等教育、加大生均經費等一系列政策密不可分。高投入支援起了高校的內涵式建設。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近年來,我省高校發展專項經費從每年5億元提高到每年16億元,其中“雙一流”建設經費從每年4.5億元提高到不低於6億元,省裏給予的財政支援力度前所未有;與中國科學院、教育部重點共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教育部重點共建的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這三所高校年度支援經費分別提升到3億元、1億元、2億元。
我省持續以高峰學科建設支撐高水準大學建設,實施高峰學科建設5年規劃,計劃2020~2024年總投入30億元支援省屬高校50個學科建設。
為了加強新興交叉學科和應用型學科建設,完善優勢學科梯隊,培植新學科增長點,為安徽高品質發展打下基礎,去年11月,我省啟動高峰培育學科建設,涉及到29所高校的76個學科,相應經費支援總額達到38億元,其中,來自各地市(縣)政府財政資金直接支援經費23.5億元。全省高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的發展氛圍進一步形成。
我省還在全國率先建立和實施省屬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制度,近兩年籌集12.1億元財政經費用於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科研項目攻關,七成以上用於資助35歲以下青年教師開展自主科研。
平臺能級提升,站上“國字號”,看向更遠處
目前,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外,安徽理工大學也作為省屬高校中首家,成功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截至目前,由安徽高校牽頭的國家級平臺31個,教育部科研平臺49個;全省約50%的國家級科研平臺、60%的安徽省實驗室、30%的新型研發機構等高水準平臺依託高校建設。
在高平臺上,安徽高校貢獻出更多科研成果,僅2022年全省高校科技專利所有權轉讓及許可數就達到了637件,全國排名第10位,轉讓及許可合同金額2.3億元,全國排名第12位。
我省的人才強省戰略,也為省屬高校的人才全生命週期發展搭建起優勢平臺。據悉,近5年,我省在高教領域累計撥付人才專項資金11.7億元,激勵高校加大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力度。近三年,全省高校引進青年博士超4000人。安徽大學抓住機遇,2020年以來引進海內外名校博士人才近800人,成為安徽大學這兩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幅增加的關鍵因素,夯實了安徽大學未來十到二十年的學科發展基礎。
基於深厚的基礎研究和創新的學科交叉領域,重大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在皖高校當之無愧成為我省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
從科學島上“人造小太陽”EAST先後實現了“1.2億攝氏度電漿體運作101秒”“近7000萬攝氏度電漿體運作1056秒”創造世界紀錄的重大突破,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持或參與的探月探火、量子資訊等重大創新成果獲黨的二十大報告“點讚”,再到安徽大學朱滿洲教授團隊研究出新型光波導材料,取得材料科學國際前沿重要研究成果……僅去年以來,安徽高校在能源、量子科學、材料科學等關鍵領域相繼結下碩果。
高平臺上的安徽高校,也把科研方向和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緊密聯繫起來,在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解除了我國在相關領域長期受制於人的“卡脖子”局面。
安徽大學完全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用極低溫稀釋製冷機,標誌著我國完全掌握量子計算用極低溫稀釋製冷機關鍵核心技術;安徽理工大學自主研發的“核磁相容型腦PET”及“新一代術中磁共振成像系統”,打破了國外在大型腦部影像相關成像技術的壟斷;安徽醫科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與德銘電子聯合攻關,突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研製出首臺套醫療級無線智慧超高清腔鏡系統,系列産品已出口到75個國家和地區。
安徽高校基礎研究原始創新能力的持續攀升,正為我省創新型省份建設打造出源源不斷,可以産出基礎性、原創性成果金蛋的“科技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