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污染防治攻堅,讓安徽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發表于:2023-09-06 09:37  作者:夏勝為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初秋時節,馬鞍山市薛家洼生態園長江觀景平臺,放眼遠眺,水清岸綠、波光粼粼。傍晚時分,常常出現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夕陽燒紅半邊天,波濤滾滾的長江流向天際。如今的“網紅打卡地”、百姓親江近江的美麗岸線,曾經卻垃圾遍地、污水橫流,是長江沿岸一處突出環境問題疊加的典型區域。近年來,馬鞍山市以薛家洼等重點點位為突破口,按照環境整治、生態修復、水源地保護、防洪治理、景觀提升“五合一”思路,實施23公里長江東岸綜合整治。昔日“臟亂差”,如今“美如畫”。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安徽,強調要“把好山好水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加快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目標,堅定不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把好山好水保護好,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讓安徽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省牢記總書記囑託,全省域、全過程、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江淮大地深入人心。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成為常態,野生江豚逐嬉皖江、東方白鸛展翅巢湖。

監測數據佐證環境品質的改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從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9微克/立方米,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71.7%提高到86.1%。今年上半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降幅居全國第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78.1%、升幅居全國第三,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6.6%。

生態環境改善有目共睹,但同時要清醒認識到,我省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欠賬尚未還清,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處於補齊生態保護欠賬、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攻堅期。讓安徽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就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

拉高環境“顏值”,源頭治污為要。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就要在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上綜合施策,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聚焦皖北這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統籌推進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新一輪提升工程、新一輪巢湖綜合治理、淮河治理和新安江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建設,加強土壤污染管控。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常在,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常在,也要讓群眾家門口更乾淨。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直接影響群眾環境獲得感。縱深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我省部署開展群眾“家門口”問題專項整治、突出問題整改品質提升、環境基礎設施補短板、垃圾分類以及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5個專項行動,解決生態環境領域頑瘴痼疾,推動全省生態環境品質不斷取得新提升,以優美生態環境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曹哨兵表示,將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全面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加強農用地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和安全利用,嚴格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和治理,全省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等,並通過實施餐飲油煙和噪聲擾民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