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文旅 > 

“我在博物館畫文物”畫活文化遺産

發表于:2023-08-24 16:36  作者:晉文婧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青少年們心目中的博物館文物是什麼模樣?8月20日,“我在博物館畫文物”全省青少年繪畫大展2023年啟動暨2022年頒獎活動在亳州市博物館舉辦,向觀眾展示了400多幅優秀作品。

本次活動由安徽省文物局主辦,安徽省博物館協會、亳州市文化旅遊體育局承辦,亳州市博物館、亳州市博物館聯盟協辦,全省16個市數萬名青少年報送作品參賽。“我在博物館畫文物”全省青少年繪畫大展,是安徽省“百萬青少年走進博物館”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大展面向全省青少年,以省內的館藏文物、古文化遺址等文化遺存為主題,遴選一批描繪中華文物之美、人文之美的優秀畫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自2021年啟動以來,全省青少年踴躍參賽,人數逐年增加。

大展採取線上線下融合辦展模式,將在全省各博物館之間進行巡展,進一步拓寬觀展平臺,優化觀展體驗,力求將知識教學與價值引導、通識培育與“四史”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策劃成為更適合中小學生參與的專題展覽,努力打造成為一張“讓文物活起來”的安徽文化名片。

兒童組一等獎獲得者侯雨菡來自亳州,除了“畫文物”,她還報名成為了亳州市博物館的“小小志願者”和“小小講解員”。侯雨菡説:“我的作品不斷變化,對文物的理解也在不斷進步,博物館的文物,一直伴隨著我成長,也為我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歷史長河中翱翔。”

汪鵬程是青少年組一等獎、碭山縣博物館選送作品《青銅造像》創作者的輔導老師。他認為,博物館承載著歷史,凝結著記憶,是看得見的民族精氣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脈。“我在博物館畫文物活動”開展以來,汪鵬程組織學生們到碭山博物館裏寫生,學生們畫了不少風格迥異的寫生作品,他對作品的表現手法給予積極指導,力求讓學生們表現出文物的厚重感與歷史的滄桑感。

蕪湖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汪天友,介紹了蕪湖市的特色做法:“我在博物館畫文物”,作為全省文博領域的一項品牌活動,兼顧了詩和遠方的融合。蕪湖市在活動組織籌備過程中,努力做好拓展、延伸、轉化,拓展活動內涵,將“畫文物”向“研究文物”拓展,引導青少年深入理解文物的精神內涵;延伸活動週期,將短期的活動固化成博物館免費開放的長期工作,比如繁昌區博物館策劃舉辦的“我是小小修復師”和“繁昌文物會説話”等系列社教活動,就是“畫文物”的成功延伸;轉化活動成果,聯合旅行社和遺址類旅遊景區,挖掘提煉區域性主題文物遊徑,策劃“跟著考古去旅行”,讓“畫文物”活動更加富有魅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本屆大展還舉辦了全省博物館文創産品展銷、非遺展示展銷、“我在博物館畫文物”寫生活動實地培訓、獲獎選手免費暢遊亳州景區等活動,助力文旅融合火起來。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