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文旅 > 

“鎮景村”的融合路

發表于:2023-08-08 10:46  作者:汪悅、吳江海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一石插天,與雲並齊。被稱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的休寧齊雲山,是馳名海內外的旅遊勝地。

近年來,齊雲山腳下的齊雲山鎮推進“鎮景村”一體、農文旅融合,推動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美麗,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的旖旎畫卷。

“通過鄉村振興和發展特色産業,我們農村越變越美。”近日在齊雲山鎮,記者與村民交談時,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慨,道出對美好生活的自信與自豪。

融通“鎮景村” 打造特色街

齊雲山鎮政府所在地的岩前村青山環抱、田陌縱橫,穿村而過的橫江清澈見底、寬闊平緩。山水之間,炊煙嫋嫋的古村落,與果林、稻田、大棚相映成趣,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岩前村善水街,粉墻黛瓦、層樓疊院,盡顯幽古雅韻;手工、文創、非遺等各類店舖鱗次櫛比,遊客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我們主要經營公司基地種植的竹蓀以及當地的筍衣、筍幹、梅幹菜、香菇、木耳等土特産,去年僅直播帶貨就銷售農産品700多萬元。”在善水街的鄉村振興館,齊雲山鎮環居村鈺農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文正告訴記者,他們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流轉村裏100畝土地種植竹蓀,每年可采收竹蓀幹品2萬多斤。通過村民土地入股的形式,帶動100多人就業,村民每年每人平均增收7000元左右。

善水街取名于“上善若水”,是齊雲山鎮一體化推進“鎮景村”發展打造的農文旅融合特色街區,集非遺、文創、研學、民宿等多業態于一體,現有特色店舖68家,入駐的商戶包括當地村民及外來客商。

善水街運營公司負責人周再峰告訴記者,街區將山裏的土特産直接對接大市場,帶動周邊建立了10余個農産品種植基地,吸納全鎮1500名村民就業,形成了“基地在鄉村、加工在企業、銷售在街區”的産業模式,每年銷售土特産5000多萬元。

齊雲山景區每年接待遊客60多萬人次,如何讓“流量成留量、人氣變財氣”?談起當初發展的構想,齊雲山鎮黨委書記程銀根告訴記者,從2011年起,該鎮確立“鎮景村”一體化發展路徑,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首次把景區納入鎮村規劃,實施“鎮景村”一體化規劃、一體化建設、一體化管理,投資7000萬元改善了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打造齊雲山旅遊特色小鎮,培育新業態、營造新場景,讓“鎮景村”在聯動發展中釋放更多新活力。

集聚“鄉創客” 共做守望者

距善水街不遠的橫江之畔,坐落著以山水為主題的“雲山詩意”小區。

山間古樹、百年古橋,終年雲霧繚繞。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來自杭州的創業者吳聊和朋友同遊齊雲山,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神奇的地方,於是有了“雲山詩意”小區項目。

這個小區一建成,秀美山水、淳樸民風、優雅環境,吸引了百餘名海內外的科學家、藝術家和企業家等高層次人才紛紛前來定居,成為“新齊雲山人”。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齊雲山鎮將雲山詩意小區作為一個特殊的“紅網連心”黨建網格,由黨委班子成員擔任網格員,定期收集、第一時間解決旅居人才各類訴求,依託這些旅居人才建立智庫,聘請一批鄉村振興規劃師,以文化創意賦能鄉村産業振興,讓“新齊雲山人”更有歸屬感、成就感。

“鎮裏的幹部時常到府交流問候,逢年過節還不忘送一些包子、粽子之類,真正把我們看作了家人,讓我們這些遠離家鄉的人倍感親切。”雲山詩意小區創始人吳聊告訴記者,在鎮裏尊重人才、關愛人才舉措的感召下,業主們集資百萬元,捐建了免費向公眾開放的鄉村公益圖書館——雲山書院,併發起“齊雲鄉村守望者計劃”,通過雲山書院論壇開展“雙招雙引”,共同謀劃齊雲山鎮旅遊轉型、文化産業、風景民宿、農特産品開發等項目,先後招引了9個項目,投資額達14.6億元。

記者採訪時,“世界觀光列車公園”工程建設正在齊雲山鎮緊鑼密鼓地推進。項目發起人吳聊介紹,計劃打造全國唯一一輛世界10大觀光列車,將威尼斯東方快車、瑞士冰河列車等有機串聯,在列車上、公園內開闢美術館、稻田咖啡館、河邊音樂間、田園超市、共用茶屋、智慧青旅、滑板天地、兒童遊樂等業態,有望於今年國慶節前後投入運營。

聚焦“土特産” 升級全鏈條

日前,“煙火人間 幸福休寧”鄉村振興主題攝影展在齊雲山腳下舉辦,一張“畫裏南坑”的照片把人們的思緒拉回了美麗的春季。

齊雲山鎮南坑村地處橫江岸邊的小盆地,每年陽春三月,一望無際的金黃色油菜花,與遠山近水、粉墻黛瓦交相輝映,不同圖案的油菜花造型,令人賞心悅目,成為春季網紅打卡點。

美是環境,也是産業。除了花事經濟、攝影産業等特色産業外,齊雲山鎮在橫江岸邊打造了“坐忘花園”,發展夜遊、夜演、夜市、夜宿等夜間經濟,在雙休日和節假日常態化開放“創意集市”,定期開展戶外音樂節、美食節、古裝秀等活動,豐富了休閒旅遊業態,延長了遊客停留時間。

近年來,齊雲山鎮利用旅居人才智庫,強化創意創新賦能,因地制宜在“土”上做文章,利用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在“特”上下功夫,突出地域特點,體現當地風情;在“産”上謀突破,發展特色産業,推進三産融合,以産業振興撬動鄉村全面振興,把更多的鄉村業態、農副産品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原所長朱江發現,齊雲山鎮有許多珍稀的動植物資源,他計劃邀請專業人士,共同繪製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清單,為生態環境保護盡一份力,推動美麗生態轉化為美麗經濟;曾在部隊政治工作部文工團擔任曲藝隊隊長的王岩説,他準備以雲山書院為載體,舉辦一個曲藝培訓班,教鎮上的村民歌唱自己的家鄉,用文明鄉風提升鄉村“精氣神”;在五星級酒店做了20多年的企劃廣告人李莉,一邊在鎮上開民宿,一邊包裝當地的特色農産品,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山上有風景,山下有風韻。如今的齊雲山,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正在成為主客共用的心靈驛站、共富共榮的美麗家園。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