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鄉村振興 > 

宣城旌德三溪鎮:百畝稻田拋秧忙 田間沃野換“新裝”

發表于:2023-06-27 11:28  作者:王瑾  來源:中國網韻動安徽  責任編輯:陳紫芊

夏日好時光,拋秧正當時。在旌德縣三溪鎮的田間地頭裏,農戶們搶抓農時、拋秧播種,為水田披上一襲綠色的新裝,放眼望去,處處呈現一派農忙景象。  

田埂間,農戶們捲起褲腿,扎進農田,個個手拿秧苗,嫺熟地拋著秧苗,一把又一把的秧苗快速地拋向水田,只聽見腳下陣陣清脆水聲,不一會兒,一株株秧苗便成行成列地立在了田裏,展露出勃勃生機。  

三溪社區種植大戶曹六林介紹到:”相比傳統插秧方式,拋秧省時不費力,勞動強度低,人輕鬆,效率高,比手工插秧時間提高3倍以上,同時,拋秧返青快,成活率也高。”  

在航拍的視角裏,這片百畝水田被道路和水渠分割成多個板塊,田與田相接,地與地相連,一幅詩意景象呈現在鏡頭裏。在微觀的視角下,一排排整齊的稻田、一行行嫩綠的秧苗,映入眼簾,展露出勃勃生機。  

“在家裏閒來無事,來幫著拋苗,一天還能有120元的工錢;就在家門口,幹活也方便。”村民汪金花説道。據悉,三溪鎮共有種植大戶40戶,預計帶動周邊人口就業620人次,就業收益8萬餘元,積極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三溪鎮農業站專業技術人員共下鄉進行技術指導累計240余次,購置農機、抽水泵累計12台,6個村(社區)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帶領村民們積極應用現代農業科技,讓三溪鎮的水稻畝産量連創新高。時代在發展,農業生産方式在改變。現如今的村民告別了“彎腰插秧,手把割稻”的傳統耕作模式,採用“快速拋秧、機械收稻”的高效率的機械化耕作模式,村民們種糧積極性和效益不斷提高。  

三溪鎮糧食生産以穩定增加糧食面積和産量為目標,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促進糧食生産由數量增長向數量和品質並重,努力穩定水稻生産。2023年,預計種植水稻1.3萬畝,每畝産量可達1200-1500斤,預計總産量可達1700萬斤;待油菜籽成熟收割後進行第二波水稻種植,全部完成播種預計在6月中旬;三溪鎮全年糧食生産面積在1.73萬畝,預計收益460萬餘元。  

接下來,三溪鎮將繼續定期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多措並舉做好田間管理和春耕生産工作;與此同時,將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鄉村振興發展等緊密結合,不斷提高耕地品質和綜合生産能力,推動三溪農業高品質發展。(圖文/王瑾)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