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紮實開展廉潔文化建設 清風徐來"廉"花開

發表于:2023-07-03 10:45  作者:李明傑 陳成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唐義瑞

打造廉潔陣地

營造濃厚氛圍

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感悟古今榜樣魅力,深省案中人物懺悔……近日,在銅陵市義安區廉潔教育展廳,廣大黨員幹部通過一組組文字圖片、一段段生動視頻、一個個互動關卡,“沉浸式”體驗了一堂生動的廉潔教育現場課。

廉潔三字經、走好六道關、算好七筆賬……在互動板塊,義安區醫保局職工陳瑋體驗了拿起電話聽筒聆聽違紀違法人員的懺悔原聲。體驗結束後,他感嘆:“違紀違法人員在電話另一頭訴説悔恨,讓我非常震撼,今後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一定要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今年以來,義安區因地制宜打造“1+9+N”廉潔文化建設矩陣,在區級層面重點打造“一個展廳”——義安區廉潔教育展廳;9個鄉鎮(辦事處)立足各自文化特色,打造中全陶清廉村居、九鳳路廉潔步道等廉潔教育陣地。同時,依託美麗鄉村、口袋公園建設,嵌入式植入廉潔景觀小品、亭臺長廊、文化墻等“N個微陣地”,推動形成“處處見廉、抬眼望廉、時時思廉”的良好氛圍。

陣地建設是開展廉潔文化活動、傳播廉潔理念的重要手段。“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在桐城市六尺巷,來自合肥的遊客們齊溫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張英的這首“讓墻詩”,感受著詩中蘊含的“謙和禮讓”之風。

據了解,桐城市正在加緊恢復與修繕六尺巷片區,該片區也將作為廉政教育基地,通過展板、圖片、視頻、場景互動等形式,展示“桐城派”優秀傳統文化、張氏家風家訓家教等內容,從而傳承發揚“和諧、禮讓、清廉、愛民”的“六尺巷文化”。

六尺巷是首批28個安慶市廉潔文化教育示範點之一。去年以來,該市加強廉潔文化陣地建設,市、縣聯動推出“明月清風園”“六尺巷”等28個廉潔文化教育示範點,因地制宜開闢4條清廉文化主題線路,繪製廉潔文化地圖。截至目前,累計10萬餘人次接受教育。

如何讓本土實際與廉潔文化建設相結合,碰撞出火花?近年來,我省堅持上下聯動,通過深挖豐富文化遺産中的廉潔元素,打造不同類型的廉潔主題教育陣地,串點成線、串珠成鏈,繪就全省“廉潔文化地圖”,營造崇廉尚廉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省級示範基地65個,正在申報示範基地16個。全省建成廉潔教育基地151個,廉潔文化廣場287座,廉潔書屋、長廊、專列等其他廉潔文化場所1458處。

開展警示教育

築牢思想防線

“我深深地感到後悔和自責,為了滿足私欲,不斷踐踏法律紅線。我辜負了組織信任,我對不起黨,對不起政府,對不起家庭,我已認識到錯誤並悔過,甘願接受法律制裁。”近日,池州市貴池區紀委監委組織全區紀檢監察幹部、區直各單位年輕幹部代表共92人走進區法院庭審現場,旁聽區經濟和資訊化局産業規劃科原科長夏某某職務犯罪案件審理。

庭審現場,氣氛莊重嚴肅,從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到舉證質證,再到法庭辯論及被告人最後陳述……一個多小時的庭審,清晰展示了夏某某突破“底線”、跨越“紅線”,一步步墜入犯罪深淵的全過程,讓在場的黨員幹部深受震撼和警醒。

“這是我第一次踏入法庭現場,通過此次旁聽庭審,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違紀違法必將付出的慘痛代價。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要以案為鑒,堅持慎獨、慎微、慎初,時刻自重、自省、自警,築牢拒腐防變防線,永葆純潔本色。”庭審結束後,貴池區醫保局年輕幹部路范有感而發。

近年來,我省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督促發案單位深化警示教育、拍攝警示教育專題片、編印警示教育讀本等多種方式,運用典型案例和身邊人身邊事,做深做實同級同類警示教育,保持警示教育常在常新,持續築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

我省紀檢監察機關聚焦重點領域腐敗問題治理,每年拍攝多部警示教育片。去年,省紀委監委拍攝的涉及政法、開發區、國企等多個系統和領域典型案件警示教育片《永遠吹衝鋒號》,已成為省委黨校幹部培訓主體班重要教材,《褪色的金字招牌》《霉變的“糧心”》2部警示教育片有力服務了金融領域、糧食購銷領域開展同級同類警示教育工作。亳州市拍攝《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種子安全底線碰不得》等警示教育片,組織全市82家黨組、7276個基層黨組織觀看,實現警示教育全覆蓋。

省紀委監委還在新媒體平臺開闢專欄發佈懺悔錄、案例剖析和勤廉榜樣事跡,組織研發學習教育平臺,開展黨紀法規知識線上學習測試、知識競答等,全省70萬餘名黨員幹部及公職人員完成平臺註冊,260多萬人次參加學習教育。

廉潔教育常態化,春風化雨正人心。全省黨員幹部廉潔從政意識不斷增強,“不想腐”的治本效能持續放大。

“活化”文化資源

共沐清廉之風

“雷池碧水波連波,漁帆片片漁歌和,擔任司馬半年多,千頭萬緒治理過……”伴隨著清脆悅耳的黃梅唱腔,望江縣紀委監委創排的廉政題材黃梅戲《沉鲊于江》贏得掌聲陣陣。

“孟母教子嚴格,以身作則,沉鲊于江。孟宗在其教誨下兢兢業業,清廉為官,這一故事非常有現實教育意義。”望江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寓理于戲,以戲説廉。安慶是黃梅之鄉,戲曲文化氛圍濃厚。安慶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獨特優勢,精心創排了《沉鲊于江》《六大人還鄉》《一句話》等一批廉潔文化題材黃梅戲劇目,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向社會延伸、向常態拓展。

既要有好的作品,也要有豐富的傳播途徑。安慶市紀委監委還借助“網際網路+”,開創廉潔文化“雲舞臺”,將“宜城清風黃梅頌廉”戲曲展演搬到掌上安慶直播間,並陸續在學習強國安慶平臺、市紀委監委官網、“安慶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展播,通過新媒體矩陣的聯動效應,不斷提升廉潔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安徽歷史積澱深厚,蘊含的廉潔文化資源燦若繁星。據統計,全省共有廉潔文物153個,先後涌現皋陶、管仲、包拯等廉潔人物193位,廉政典籍故事85個。

創新是讓廉潔文化“活”起來的動力之源。我省各地各部門立足本地實際,用好用活本地文化資源,從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提煉廉潔元素,打造了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廉潔文化活動品牌。

省紀委監委傾力打造“安徽廉潔文化精品工程”品牌,徵集廉潔文化精品作品,擇優在省黨風廉政教育館、省紀委網站等平臺展示展播。省廣電局推動紅色文化和廉潔文化深度融合,以大別山精神為主題,舉辦第五屆紅色微電影盛典,徵集作品近萬部。合肥市紀委監委制定《包公清廉文化系列品牌建設計劃》,從包公清廉文化基地建設等9個方面,深度挖掘、傳播包公廉政事跡,並聯合中國曲協共同舉辦7屆“包公杯”全國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徵集展演活動,共徵集作品6852篇(件),涵蓋80多個曲種。

廉以養德,文以化人。如今,漫步在江淮大地上,處處見廉景、時時聞廉音、人人踐廉行,“清廉”已深入人心。“我們將以廉潔文化品牌建設為抓手,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進一步營造清正廉潔的社會風尚,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徽答卷。”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