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古老的文化遺産,在江淮大地綻放多彩魅力

發表于:2023-06-29 10:19  作者:​晉文婧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汪影

文物和文化遺産具有穿越時空、跨越地域、直抵人心的魅力,在新時代,繼續加強保護、傳承、利用,挖掘多重價值,讓古老的文化遺産,在江淮大地綻放多彩魅力,成為承載中華文明、散播徽風皖韻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精品。

在保護中傳承,文物活起來

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這是蕪湖市一個尋常的週末,市民們在江邊信步,老蕪湖海關大樓靜靜地矗立在江岸邊。蕪湖境內的長江岸線,坐落著諸多歷史建築,它們是文物,更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風景線。

《蕪湖市主城區優秀文物建築分佈示意圖》顯示,蕪湖近代西洋風格的文物建築主要分佈于范羅山、雨耕山等濱江沿線,是目前安徽省保存最多、體量最大、規格最全、最具典型的西洋風格文物建築群。此外,蕪湖古城片區文物古建築61棟,形成了花街、薪市街、南門灣、南正街和東內街、蕭家巷、儒林街兩條歷史文化街區。

2022年,蕪湖市文化和旅遊局在全省率先實施文物建築“一房一冊”保護利用提升項目,首批完成6處15棟國保文物建築及周邊地形勘測、本體測繪、三維場景建設、房屋安全鑒定和檔案資料數字化,為讓文物活起來提供科技創新支撐。

與蕪湖的近代建築不同,黃山徽派建築是徽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安徽的重要地理標識。今年以來,位於歙縣徽州古城內的徽州歷史博物館創新推出“博物館奇妙夜”系列活動,依託博物館文物和場地優勢,將徽州千年曆史文化融入特色活動中。數量多、分佈廣,是歙縣古建的重要特徵。歙縣通過項目引領、修繕保護、業態打造等方式實施徽州古建保護利用工程,有效實施了徽州古城和古鎮、古街、古村落綜合整治,推進國保單位許村古建築群等1000多處文物古建築的保護和利用。

文物建築,在六安是另一個獨特的存在——多為革命舊址。暑假來臨,金寨縣紅軍廣場的遊人絡繹不絕。以金寨縣斑竹園鎮為例,小鎮半徑2公里內包含著國保、省保、縣保等各級文保單位9處。很多革命文物為土地革命時期黨組織的活動場所,大多數是舊宗祠。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斑竹園鎮寶貴的革命文物資源,金寨縣文物部門多方走訪考證建成年代、傳統工藝、傳統材料、功能使用,精心修繕,再現革命舊址的歷史風貌。

歷史建築是不可移動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有不可移動文物2.5萬處(含革命文物3318處),其中國保單位175處,省保單位915處,有世界文化遺産3處,分別為黃山、皖南古村落西遞和宏村、大運河安徽段。這些品類齊全、特色鮮明的文物資源,體現了安徽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脈。

講好文物故事,彰顯徽風皖韻

眼下,亳州市博物館的“六載·千年——亳州建設工程六年考古成果展”已正式開放,展期一個月。綠釉牡丹紋瓷枕、青釉雙耳壺、黑釉瓷罐、白釉瓷罐,瓷器有歷史,也有“顏值”。

展示出土文物,展現當地千年文化底蘊,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需要生動有“顏”的打開方式和真材實料的主題內容。將考古成果及時轉化為大眾能夠有效接受的展陳,越來越成為共識。

前不久,蚌埠“九里十八崗”考古成果展,入選第六屆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推介。“九里十八崗”是蚌埠當地居民對沿淮分佈的18個大小崗地的俗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東,既是這處遺址的考古人,又是這場展覽的策展人,他説,展覽選取“九里十八崗”具有代表性的蚌埠雙墩遺址、鐘離君柏墓、黑虎崗墓葬群等,分為“淮畔曙光 文明初現”“夷人東來 拓土生根”“楚風東漸 合歸一統”三部分,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蚌埠自新石器時代早中期至漢末的歷史軌跡,將淮河流域早期文明以更直觀、更易理解的形式展現給觀眾。

對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和階段性總結,對區域文明發展歷程的系統梳理,意在深化公眾對中國古代文明的理解與認同。而在考古成果釋讀和價值挖掘方面,考古遺址公園更是一個創造性的工程。

在國家文物局網站的“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主題推介中,淩家灘考古遺址公園再次亮相。淩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遺産價值為導向,依託考古研究成果,系統策劃價值展示節點系列和重點解説場景系列,展現遺址的整體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實現對遺址的科學展示。只有系統、科學地構建遺産價值闡釋框架,才能全面、準確地向公眾詮釋遺産價值。如今,淩家灘考古遺址公園通過遺産價值特徵分析,提煉闡釋主題,引入多種體驗方式拉近遊客與遺址間的時空距離。

文物資訊的闡釋與文物價值的挖掘,關係到文化意義建構與文化繼承發展過程。目前,我省有淩家灘、明中都、蚌埠雙墩和禹會村、繁昌窯、壽春城6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潛山薛家崗、固鎮垓下等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葉潤清認為,應當深化文旅融合,推進考古研學旅遊基地建設,促進遺址公園與城鄉建設、文旅業態、生態保護相結合。

提高文保意識,讓文化自信更加堅定

隨著人們文化遺産意識的普遍覺醒,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讀文物”“識遺産”的時代,大眾對參觀博物館和探訪文物古跡的興趣不斷增強。

今年“五一”小長假,安徽博物院在實行分時段限流、實名制參觀預約前提下,總參觀人數超10萬人次,其中江蘇、河南、浙江、湖北等外省觀眾2.2萬餘人次,佔比逾22%,且年輕人成為看展新主力。攜程《2023年“五一”出遊數據報告》顯示,安徽博物院(新館)上榜安徽熱門景區“Top10”,位列第四。同時,文創空間人氣火爆,線下文創銷售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1740%。“共飲一江水——三星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將一直持續至今年暑假。與展覽相呼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在安博進行了一場“從巴蜀到吳越——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學術講座,線上線下共45.6萬人次觀看。文物成“頂流”,而在“打卡熱”之後,更多人願意關注展品背後的故事,求索傳統文化的新知,守護文化遺産,傳承歷史文脈。

在含山淩家灘,基層文保員程年倉的故事大夥都不陌生。作為15名全國大遺址聯盟“十年傑出貢獻人物”之一,他曾經踏上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十週年慶典的紅毯。如今,程年倉的兒子程鴻達也如願成為一名考古隊員。張行炳是金寨縣紅軍小鎮湯家匯鎮的基層文物保護員。鎮內4處國保單位、12處省保單位、35處縣保單位和4處國家級傳統村落傾盡了他的心血。從雪夜到汛期,他用自己細緻認真的態度呵護著每一件文物的安全。1989年出生的李醒,是基層文保員中的“新生代”,但憑藉業餘愛好積累起來的文物知識,李醒先後發現報告了皖北乃至淮河流域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期遺址渠溝遺址、淮北市環山東路古墓群(戰國至東漢時期)等重要古代遺存。

鐫刻歷史基因的文物,屬於我們當代人,也屬於後代子孫,全民性的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反映了社會與文化的進步歷程,文物活起來,從價值認定走向價值傳播,激發民族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將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愛國奮進力量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