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地鐵來了!只需十幾分鐘,乘客就可以從南湖站到達火車東站。現代交通,距離計量不再以公里數算,人們可以從容地用“地鐵幾分鐘”來形容出行的便捷。
地鐵是高容量、快速、準點、便捷、綠色的交通工具,必將提升南寧公共交通體系、改善市民出行環境。地鐵的到來,將打破我市以往以地面交通為主導的格局,讓交通空間延伸到地下。地鐵作為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大骨架,將推動立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往前邁出一大步。
南寧地鐵1號線東段正式通車試運營,
這是南寧城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事,也是向黨的95週年華誕獻上的一份厚禮。
地鐵讓市民出行更方便
地鐵承載著一座城市的夢想和未來,隨著地鐵線路的陸續建成通車,必將提升南寧公共交通體系,改善市民出行環境。
對此,南寧市民體會最為深刻,地鐵通車以來,聽到最多的詞就是“方便”,地鐵到了家門口,出行方便了,生活方便了,工作也方便了。
“盼了多年的地鐵終於通車了,我們乘坐地鐵去逛一下。”昨日,50歲的張小玉和老伴走進距自家只有100米的南湖站口。乘坐扶梯進入南湖站的站廳層,張小玉感覺眼睛有點“忙不過來”,按照原定的路線,張小玉帶孫子登上了開往萬象城站的列車。
“地鐵舒服,而且還方便。”摸著舒適的座椅,張小玉透露,以前他們去逛萬象城大多是坐公交車,路上常擁堵,10來分鐘的路程常常堵上半小時。“坐地鐵不到10分鐘就到站了,‘腿長’了以後去哪兒都方便。”張小玉的老伴説。
地鐵1號線東段于6月28日通車試運營後,這條地鐵線路連接起南寧的高鐵站,形成南寧立體交通網路,讓市民進出南寧“零駁接”。
昨天,家住金湖廣場附近的市民陳先生坐動車從廣州返邕,在南寧東站出站時,看到了指示地鐵乘車方向的標誌牌。朝著標誌牌指示的方向,他很快來到了地鐵站廳層,買好車票後搭上了地鐵。
坐在地鐵車廂裏,整潔的乘車環境、列車飛馳的速度都讓陳先生讚嘆不已。“我平時因為工作原因,經常乘坐動車到廣州,每次都是搭乘計程車回家。現在南寧通地鐵了,
而且與南寧東站無縫連結,今後出行更方便了。”陳先生説。
地鐵飛馳宛若時空穿梭,回首過去,幾十年來,南寧人的出行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交通的發展讓城市變“小”了,公交車、計程車、公共自行車等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地鐵的到來,將給南寧人帶來更現代便捷的出行體驗。
建設地鐵順應了城市發展趨勢
“南寧建設地鐵順應了城市發展的趨勢,目前南寧市無論是人口、環境還是財政,都達到了建設地鐵的要求。”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梁展凡介紹,目前,南寧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低,建設地鐵是我市落實國家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戰略的要求,讓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重要舉措。
雖然目前南寧交通出行方式越來越多,但隨著私家車的增多,上下班高峰期以及節假日人們被堵在路上的滋味不好受。
“南寧地鐵通車了,以後不用再堵在路上了。”過去,市民林嘉每天開車經過地鐵1號線的金湖廣場站時,都忍不住看上幾眼。“家門口就有一個地鐵站,這條線路不僅串聯起南寧東站、埌東汽車站等交通樞紐和萬象城、會展航洋城、朝陽廣場等商業區,還連接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高校,真是太方便了。”林嘉説,自己以前一次痛苦的乘車經歷,更是讓她期盼地鐵儘快通車。
今年年初,林嘉一家買了回湖南老家的汽車票。“由於是春運,我們怕堵車,即使距離車站不遠,也提前一個多小時就出門了。”林嘉回憶説,上了公交車後一路都比較順暢,可到了萬象城附近便擁堵起來,眼看汽車發車時間快到了,一家人著急不已。最後,林嘉一家不得不提前一站下車,步行前往埌東汽車站。雖然最後及時趕上了車,但大家都疲憊不已。
南寧交通易出現擁堵。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不含步行)為25%。
市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鄧學龍博士認為,這一數據與其他省會城市甚至是西部城市相比,都處於中等偏下的位置。
近年來,南寧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到2015年年底,南寧市擁有6家公交企業、165條公交線路,線路長達3400公里,建設2500個公交站點,3100多輛公交車,公交場站面積達41萬平方米,市域的公交覆蓋率達99.5%。此外,計程車數量達6700輛,目前快速公交(BRT)也正在建設中。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不含步行)達到45%。”梁展凡介紹,科學的規劃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最根本的手段,地鐵的通車將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
南寧將形成立體化交通格局
南寧的路面上,公交車、計程車、私家車、電動自行車等各種交通工具並行,地面空間資源非常緊張。地鐵的出現,是地面交通向地下空間延伸的體現,南寧立體化交通體系也隨之呈現。
黃堅是廣西大學的教師,也是一名地鐵迷,時刻關注南寧地鐵從規劃到建設再到通車,“資料顯示,地鐵佔用土地資源較少,以利用地下空間為主。同樣交通量的佔地,地鐵僅為公路的1/5至1/8。”黃堅説。
“城市地鐵作為一種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不僅準點便捷、運量巨大,而且更符合低碳交通的要求。”梁展凡解釋,交通空間的地下延伸,不僅僅是地鐵的地下線那麼簡單,而是整個配套的立體交通建設,像新加坡、南韓首爾等在建設地鐵時,也配套建設橫向過街的地下通道和出入口、高架橋等,這些配套出口兼具應急疏散功能,從而緩解地面交通壓力,讓各種交通各行其道。
什麼是立體化綜合交通?南寧東站就是一個典型體現,地下交通有地鐵1號線接入,地面交通有公交車、計程車,對外連接的交通還有高鐵,市民可以在這裡自由換乘,這是一個集約利用資源的表現。
未來的南寧將不斷打造以軌道交通為主骨架,快速公交(BRT)為軌道交通的補充,常規公交為網路末端延伸的多模式、一體化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地鐵的到來,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意義,就是只有當軌道交通成為現實的時候,城市的大格局才會真正形成。
梁展凡認為,地鐵作為立體化綜合交通的核心,將推動城市交通格局的“蝶變”。地鐵將與地面公共交通協同發展,與鐵路、長途客運站、機場等緊密銜接,形成快捷便利的立體交通網,彰顯城市地下與地面、各區域協調發展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