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塘鎮西龍村村民黃祝吾夫婦都是勤快人,起早貪黑操持家裏10多畝苦瓜地。以前,由於選種不當,種植技術不高,種出來的苦瓜,價格偏低。2013年,黃祝吾加入國翠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要求採用滴灌、誘蟲燈等生態環保的種植方式種苦瓜,統一選種、育苗、護理和上市,第一年便是豐收年,每畝收入達1.5萬元,比往年高出近3倍,第二年,夫婦倆蓋起了3層樓房。如今,黃祝吾已經成為合作社的苦瓜種植技術骨幹,護理自家田地之餘,還負責監管社裏所有苦瓜種植大棚。
“合作社帶頭形成農業品牌,整合社員的資金、技術、田地和資源,每家的産品都貼上同一個商標,大家一個拳頭出力,更加自覺地保證産品的品質。”陸堅邦説,在沒有打造自己的品牌前,農民們播種、收穫各自為政,直接導致農産品品質參差不齊。自打造品牌後,由合作社牽頭聯繫客商,承接訂單,提前計劃和監管合作社成員及合作農戶的種植過程,確保所有産品達到統一標準,價格有保障,銷路不用愁。
為了進一步打響品牌,興寧區不少合作社內部又進行了更精細的分工,逐漸形成育種、種植、技術、采收、包裝、深加工的完整鏈條,輻射帶動更多農民發家致富。瓜農周達祖在合作社裏學到先進的育苗技術後,成為合作社專職育苗師,每年為合作社成員提供數十萬株種苗,年收入達50萬元以上。
目前,興寧區已有10多個村推進特色農業産業化,形成五塘鎮國翠農業生産基地、淩慕垌苦瓜生産基地、覃何坡蔬菜生産基地等3個市級種植基地和一批無公害綠色農業種植基地,成功打造國翠、碧灣園、苣烽等農業品牌。
近年來,興寧區緊抓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經營模式,帶動發展一批新的農業産業。走進位於五塘鎮沙平村的廣西希望田野農業科技示範園,680多畝的生産基地裏,綠油油的秋葵長勢喜人,一排排鋼架大棚裏生機盎然。
“不除草,不用殺蟲劑,在大棚裏上班,早上6點半到10點半,下午4點到7點,工作輕鬆,作物産量卻不低,種出來的瓜果蔬菜還個頭勻稱,外觀、重量相差無幾。”農民青有英把家裏2畝9分地全都流轉到基地,自己也在基地裏打工,現代化的種植模式顛覆了她幾十年積累的耕地經驗,讓她直呼“看不懂”。
示範園建立之初,大棚裏種出的蔬菜水果不急著上市銷售,而是一筐筐地送給附近村民們免費品嘗,最新的種苗和種植技術也免費提供。不用煮的水果玉米,拳頭大小的迷你南瓜,也讓村民們大開眼界。
“五塘鎮是傳統的農業種植大鎮,農民們個個都是‘老把式’,但也容易固守成規,也沒有什麼品牌意識、精品意識。”該基地後勤主管韋乃敏表示,由龍頭企業帶動地區産業升級,需要先從改變群眾觀念入手,讓當地農民群眾參與生産過程,親手做、親眼看、親口嘗,才能潛移默化地萌生做精品、樹品牌的意願。目前,園區已聘用100多名當地農民參與生産。
“農業品牌越多、名氣越大,形成品牌農業的積聚效應,興寧區綠色農業的形象更深入人心。興寧區農林水利局周遠華副局長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