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取代人工的情節在很多好萊塢科幻大片中曾出現。而在南寧,也有一個機器人,它身高1.8米,擁有“三頭四臂”、3D高清成像系統和靈活自由的“手指”,更重要的是,它是“醫生”,可以做手術。它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機器人手術系統。
4月12日,“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啟用,並完成兩台胃癌手術,這標誌著廣西的外科手術邁入更加微創精確的“機器人手術時代”。
操作精準靈活,視野可放大10倍
上午9時許,“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開始進行一台胃癌手術,患者是一名43歲的男性。
現場,工作人員發放了一副3D眼鏡,在會議室就能看到這個頗具意義的手術現場直播。
畫面連接到手術室內,“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正式亮相。該機器人並非模擬人類外形而造,它是一台擁有4個機械臂的機器人,由外科醫生控制臺、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三個部分組成,連接各種數據傳輸線。機器的“腦袋”是一個螢幕,醫生通過螢幕可以看到患者身體內的構造。由於機器人呈現的是三維立體影像,因此戴上3D眼鏡才能看得更清楚。
與傳統手術有多名醫生同時站在手術臺旁操作不同,這次手術臺前只有兩位醫生當機器人的“助手”,主刀醫生只需坐在操控臺上指揮機器人“操作”,另一名醫生在旁協助即可輕鬆完成手術。切除、縫合……機器人操作有條不紊,嫺熟靈活。在場人員清晰地看到手術器械在患者體腔內的每一個動作,發出由衷的讚嘆。
12時許,手術結束,整個過程非常順利。緊接著,手術機器人又繼續給另一位女性胃癌患者做手術。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胃腸腺體外科主任陳俊強介紹説,“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由美國研發製造,在國外已經應用了十多年,它擅長深入一些較為隱蔽的器官,目前應用最多的是泌尿外科手術。此外,它還被應用於婦科、普外科、心外科等手術。目前落戶廣西的第三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則更為先進。
與傳統手術相比,手術機器人優勢在哪?陳俊強介紹,手術機器人擁有以下幾大“絕招”:首先,它能讓醫生看得更清晰。醫生通過螢幕看到的圖像是肉眼的10—15倍,而且是三維的,超越了人眼的局限。而醫生做腹腔鏡手術時僅是通過監視器上的圖像來了解患者體內的情況,這種圖像是二維的,而且需依靠身邊的助手控制鏡頭,一旦手術時間太長,助手出現疲勞,鏡頭就容易發生抖動,影響手術效果。
其次,手術機器人的手比醫生的手更靈活、更穩定,因此擅長進行更為精細的操作。機械手臂的活動自由度很大,可以深入醫生的手或腹腔鏡伸不進的區域,更靈活地完成轉動、挪動、擺動、緊握等動作,且機械手臂上有穩定器,具有人手無法比擬的穩定性及精確度。
此外,機器人手術對病人的創傷小。過去,為了能夠看到需要動手術的器官,外科醫生不得不在人體上開一個較大的切口。這就意味著,患者的身上會留下難看的大傷疤,而且恢復也需要較長的時間。上世紀70年代,腹腔鏡的出現開啟了微創手術時代,但微創手術難以進行一些複雜的操作,比如摘除複雜的腫瘤。而機器人不僅能輔助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進行複雜的操作,而且術後留下的疤痕很小,患者恢復很快。
申請門檻高,操作技術要求嚴
數據顯示,此前國內有51台手術機器人,廣西的這臺是第52台,也是廣西唯一一台。據悉,“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由國家統一招標,購買需由醫院申報,然後開會論證,最後由相關部門結合醫院論證內容制定購買名單。陳俊強介紹,從2014年起,廣西醫科大一附院就經過漫長的層層申報、選拔、申購論證過程,在與全國40多家醫療機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衛計委批准。
正因為申請門檻這麼高,對操作機器人的醫生資質要求也是非常嚴格。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曾志羽表示,與傳統可以自己訓練的腹腔鏡手術不同,操作手術機器人的醫生必須到全球“達芬奇機器人”培訓基地取得培訓合格證後才能拿到操作“執照”。目前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有4名醫師、2名護師通過培訓,獲得“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操作上崗證。
下一步,醫院將在確保機器人手術品質的同時,根據各學科的手術需求,選派更多胃腸腺體外科、肝膽外科、結直腸肛門外科、泌尿外科、婦科、小兒外科以及相關學科的專家赴外培訓並取得資質,讓高端設備最大限度為患者提供服務,滿足患者需求。
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床位流轉率
機器人手術具有創傷少和應激反應小的優勢,有助於減輕病人痛苦,加快術後康復,縮短平均住院日。隨著今後機器人手術的經驗逐漸成熟,耗材費用逐漸減少,整體而言病人的痛苦和手術費用都會降低。
以昨日進行的胃癌手術為例,以往病人術後8—9天才能出院,而使用“達芬奇手機器人”,3—5天就可以出院了。
手術機器人可提高醫療效率和醫院床位週轉率,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認同,由於住院時間縮短,醫院住院率必然會提高,這意味著一張病床可以多為幾個患者服務。
新技術投入使用,手術費用問題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費用是依據各地區相關部門論證而定,在北京患者需要在原費用基礎上多花5萬元,上海要多花4萬多元,而最便宜的廣州也需要多花3萬多元。至於這個手術費用何時能跟醫保掛鉤,醫院方表示目前還在商討中,希望得到有關部門的支援。
據悉,廣西引進這套機器人設備花了2000萬元人民幣。“主要是耗材貴,只要一開機,就要耗掉2萬元。”陳俊強介紹,“在使用時,機器人的四個手臂都需要套上一次性手套,而且每個器械還有一定的使用次數,達到限定次數後系統會自動鎖住,不能再使用。比如機械臂使用壽命是10次,超過就不能再用了。”
按照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目前耗材的存量,手術機器人每天能開展4台手術。至於如何減少耗材用量,陳俊強表示,醫生對機器熟悉程度的不斷提高有助於減少耗材使用。
曾志羽昨日透露,即日起,醫院為使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做手術的前100名患者減免3萬元的耗材費用,可謂給本地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