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回首過去的五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在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效顯著。為充分展示五年來我市取得的成效,本報從今日起開設“輝煌‘十二五’·新發展
新成就——2015年度績效展示”欄目,對我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創新社會管理、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進行報道,展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為下個五年積蓄更多發展的新能量。
工業形成百億元企業為先導、十億元企業為帶動、億元企業為支撐的良好格局;現代服務業發展水準和品質再提升;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一個個出色的成績猶如一張張亮眼的名片,展示著我市“十二五”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
如今的南寧,正高昂闊步向前——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産業旺市”戰略,補齊二産“短板”、發揮三産優勢、凸顯一産特色,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不斷推動現代産業發展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南南鋁億元産能逐步釋放
南南鋁從門窗、把手等鋁加工起家,到90%的産值依靠電解鋁生産,到在軌道交通型材、高端鋁合金複合鋁板、商用中厚板、汽車鋁板等方面一大批新産品相繼問世,該公司花大力氣發展鋁精深加工産業,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2013年公司産值只有1個億左右,2014年達到了約5個億,2015年的目標是要達到20個億……以南南鋁加工為代表的億元企業正拉動南寧市工業快跑,目前工業已成為推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不只是南南鋁,“十二五”以來,我市加快打造主導産業培育龍頭企業,繼續實施“抓大壯小扶微”戰略。今年1至10月,富士康集團産值突破200億元,中煙南寧捲煙廠産值突破90億元。重點企業拉動力增強。1至9月,産值超億元企業達到54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93家;完成産值2127.87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産值的92.8%,比上年同期上升4.5百分點,拉動産值增長19.04%。與此同時,在源正、中恒、斐訊等一批重大項目帶動下,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38%,保持較快增長。工業投資佔全市固定資産投資的28.23%,對全市固定資産投資貢獻率為26.64%。從重點産業上看,1至9月,生物醫藥、電子資訊、機械裝備製造、鋁深加工、食品加工、清潔能源等6個重點工業産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産值1455.8億元,同比增長19.42%。
“十二五”期間,南寧市工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豐碩成果。初步預計,今年南寧市工業仍將較快發展,工業總量將邁上3000億元新臺階,增長速度將超過10%。
現代服務業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十二五”以來,我市第三産業保持較高增長水準,在地區生産總值中佔比較大,但結構上仍以傳統服務業為主,高端服務業發展滯後,支柱産業不明顯,第三産業整體發展水準不高。針對存在問題,市發展改革委根據全區服務業發展大會精神,結合本市發展服務業的機遇和條件,積極謀劃今後五年全市服務業發展的思路和措施,牽頭編制了《南寧市加快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經市委、市政府審定,該方案已于2015年11月6日印發實施。
《南寧市加快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確定了十大産業的44項重點任務,籌劃建設63個服務業集聚區,重點推進222個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未來五年,南寧市將以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為抓手,以項目建設為落腳點,突出打造具有壯鄉首府、綠色生態、東盟元素等特色的“南寧服務”品牌,將首府建設成為廣西現代服務業集聚中心。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以推進中國—東盟資訊港南寧核心基地、南寧市供應鏈整合服務基地、南寧市創新創業基地等“三基地”建設為抓手,打造南寧現代服務業升級版。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第三産業增加值為1102.13億元,同比增長9.9%,為2012年以來最快增速,對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56.2%,帶動全市經濟增長4.92個百分點,成為我市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主要支撐。以金融業、房地産業、營利性服務業為代表的支柱性服務業發展加快,三個産業合計拉動生産總值增長2.82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增加值227.64億元、增長15.9%。新興現代服務業行業發展迅速,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69.73億元、增長11.29%,其中文化藝術業185.92%、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增長40.08%、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長32.42%。
“金穗模式”凸顯農業特色
走過一片片鬱鬱蔥蔥的香蕉林,就來到了隆安縣那桐鎮定典屯,其推行的“金穗模式”正成為全區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中獨具特色的樣板。
“糧袋子充實了、菜籃子豐富了、錢袋子更鼓了。”發展現代特色農業讓隆安縣那桐鎮定典屯村民盧含嘗到了甜頭。“十二五”以來,我市糧食種植面積和糧食産量穩步提升,蔬菜、水果等特色産業進一步發展,2015年新增16個蔬菜基地項目,14個種植業標準化生産項目,29個標準化生態養殖項目,打造形成一批優勢特色産業基地,特色産業規模不斷壯大。
與此同時,在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和生態綜合示範村成效顯著。目前,全市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總數達26個,實現每個縣(區)擁有2個、兩個開發區各擁有1個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的創建目標,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每個涉農縣(區)創建1個示範區的工作任務。全市26個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集聚了社會資金14.18億元,吸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資金4.87億元,吸引入駐企業6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4家,直接帶動農戶14524戶,輻射帶動農戶42051戶,探索出一條“産村互動、農旅融合”的發展路子。
現代農業服務體系也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堅持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農業良種、良法推廣,不斷增強農業科技引領作用,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2%以上;實施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甘蔗生産全程機械化等農機應用推廣項目,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46%以上。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為359.98億元,同比增長4.1%;全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10532元,同比增加1018元,增長10.7%。種植業在水果、蔬菜以及花卉、食用菌等特色種植業快速發展的支撐下,保持較快發展,養殖業生産平穩發展,效益增長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