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人員展示燙好的粉(羅世立攝)
北面南米,北方人愛麵條,南方人喜米粉。作為“米粉大省”的廣西,各地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種米粉店。廣西人愛吃粉,僅南寧市一天就能消費80萬斤的米粉。廣西米粉是如何製作的?7月16日,人民網《Zui味道·米粉》欄目報道成員走進米粉的製作一線,直擊廣西米粉製作的全過程。
據廣西食品安全協會米粉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梁永利介紹,鮮濕米粉是廣西消費量最多的粉種,主要用於製作桂林米粉。鮮濕米粉的製作分為泡米、磨漿、蒸皮、擠絲、蒸粉、冷卻、分量、殺菌八道主要工序。
在廣西品冠食品生態園內,鮮濕米粉的製作加工正在有序進行。在第一道工序“泡米”中,工人將一袋袋精選的大米倒入泡米的機器內。泡米的水溫在22℃—25℃之間,可以促使大米在可控時間段內軟化。泡洗一次過後,通過射洗方式清洗,可以去掉浸泡時發酵所産生的氣味。泡好米後,機器會進行自動磨漿,然後通過管道將米漿運輸到蒸片上。蒸片的溫度在98℃—100℃之間,米漿通過在蒸片上進行“蒸皮”2分鐘,搖身一變就成了粉皮。
隨後,粉皮馬不停蹄地進入“擠絲”工序。“擠絲”機器的孔徑在1.8毫米—2.2毫米之間,可以根據不同的口感要求選擇不同的孔徑型號。“擠絲”後,粉皮變成了一根根細細的粉條。迎接粉條的又是一番“水深火熱”。粉條先要在100℃—105℃的蒸籠內蒸上3分鐘,以確保粉條的熟透程度,然後要依次經過水殺菌機再次殺菌、噴淋以及泡洗。粉條完成泡洗後,終於又回到了工人手中。工人們按照255克±5克一份將粉條依次分量。分量結束後,粉條須通過臭氧設備進行殺菌。殺菌可以幫助粉條延長産品保質期。
八道主要工序完成後,米粉“曆險記”就告一段落了,再經過包裝、成品、檢驗、出廠,它們就將出現在各式各樣的粉店餐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