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關注熱點結合現實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李望舒
對於新課標課改之後的第一次高考,李傑老師説,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整張卷子的試題,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熱點是什麼。意料之外,是熱點抓住了,但出題的角度確實新穎,有可能學生沒見過。”
今年的高考歷史試題,更突出地關注了現實的熱點,與社會的主流思想是切合的。李傑老師説:“例如説大題的40題,談的是古代中國的法制思想和西方法制思想的比較;45題,題目所給的材料就是在講一個廉政的問題,這都是和時下的時政熱點有關聯的。”
“最值得關注的是第41題,説明節假日變遷的歷史原因。”李傑説,節假日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而這道題讓考生從生活回到歷史當中去,從數字變化中感受歷史的變化,既是十分接地氣的一道題,也是對考生們學科綜合能力的考驗。李傑老師建議,今後的高考復習,除了對必要知識點的掌握外,更要隨時關注時事熱點和現實問題,不讓學到的歷史知識與當下脫節。
地理:難度降低注重分析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李望舒
今年的地理對於地球運動、天氣、氣候等自然地理傳統的熱門考點並不多也不難。楊茜老師表示,課改之後,知識點還是傳統的知識點,只是考察方式不同了。課改之後的高考題,更注重讓考生提煉題目的資訊並結合所學原理來分析具體問題的能力。相較全國課改前自然地理的難度是在降低。但對資訊的提取能力、概括表達能力和地理思維的考察在強化。
“高考考生都知道文科綜合題的答題是有套路的,但課改後直接可以套結構回答的題目在減少,就算是可以套結構回答的問題,也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材料的資訊和設問的重點從常規結構中挑出得分點。”楊老師認為,這套卷子有兩個新特徵,上述是其一,另一種就是新問題新情景,如36題的(3)、(4)問,這種設問角度學生平時是很少見甚至見不到的,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知識遷移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題考的就是地理思維——能否將各個地理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很好地結合起來,比如説到非洲,能否想到炎熱,説到炎熱,能否想到注意防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