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表演中國功夫。記者 唐秋艷 攝
彩色糯米飯。記者 唐秋艷 攝
粉餃。記者 唐秋艷 攝
民俗風情街各種美食誘人。記者 唐秋艷 攝
西瓜新造型受關注。記者 唐秋艷 攝
侗族打油茶、藏族風情小吃、壯族五彩粽……這不是民俗博覽會,而是南寧市明秀小學學生、家長聯合打造的民俗風情街。5月27日,南寧市明秀小學舉辦了“迎六一節”第十屆民俗風情節,這是該校以打造民族學校為特色,連續舉辦了十年的活動。
活動現場,由學生、家長聯合打造的民俗風情街,展現的各種民族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觀賞和品嘗。壯鄉五彩粽、五色糯米飯、苗族打油茶、藏族風情小吃等,該校的民俗美食一條街一共擺設有二三十個美食攤,涵括了數十種的民俗小吃,品種非常豐富,是該校家長和學生一起親手製作的,逛一圈下來,各種民族風味小吃吃個飽。
據了解,民俗風情節是明秀小學一年一度的盛會,也是學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成果展。“唄呀農味~~”敬酒歌唱起來,好山歌迎客來。這個一年一次的盛會,學校還邀請社會各界嘉賓共用民族文化盛宴。在現場,不僅可以體驗蘆笙、簫笛、旗操、竹竿舞等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體節目。
開口能唱山歌,伸手能製作繡球,抬腳能跳竹竿舞,介紹民俗文化能娓娓道來……明秀小學校長潘衛紅介紹説,該校的民俗文化滲透到了每一個師生。一走進校園,民族風情的舞臺與“壯”廊相映成彰,長廊裏陳列的書法、民族服飾、手工作品等,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該校學生還進行了民俗傳統公益製作展示,唱壯話歌、跳扁擔舞、做繡球等民俗傳統工藝信手拈來,非常嫺熟。
據了解,該校一千多名學生大部分以漢族為主,30%左右為少數民族,其中有壯族、侗族、瑤族、藏族、仫佬族、京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為了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髓,該校深入挖掘、整合“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資源,“民族特色”“民俗文化”“民族團結”打造成學校的特色教學。學校將校本課程作為學校特色文化的載體,開設了民族特色的校本大課堂。體育方面,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滾鐵環、穿板鞋、竹竿舞等;音樂方面,跳民族舞蹈、學唱原生態山歌、吹肖笛;在藝術方面,創作民俗風情畫、蠟染等。學校還創造性地開展繡球製作、銅鼓製作、薩克斯、書法、刺繡等民族藝術和民族工藝社團活動。讓民族文化能唱出來,跳出來,演出來,畫出來,繡出,讓學校的師生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中也受到以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