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鼓瑤鼓鼓聲喧天,嘹歌大歌歌聲動人。4月21日,2015廣西“三月三”文化活動主會場活動“桂風壯韻三月三”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行,各路山歌、民族歌舞、壯鄉美食、民族優秀手工技藝、傳統體育競技活動等一一登場,猶如一場盛大的文化集市,讓市民一日玩盡“三月三”。
開場儀式展現民族風情
當天的重頭戲之一當數開場儀式。只見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張琴音和農濟民演唱開臺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黃立群吟誦讚美春天的誦文,拉開了“桂風壯韻三月三”的序幕。隨後,壯族嘹歌、侗族大歌、瑤族蝴蝶歌等輪番演唱;賓陽彩架、壯族花婆、廣西八音等盡顯壯鄉春天的色彩與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壯族花婆表演十分有趣,幾位演員頭戴面具、手持蒲扇,一邊跳舞,一邊搖頭晃腦,顯得“萌萌噠”。五代劉三姐扮演者和“小小劉三姐”齊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更是掀起了開場儀式的高潮。
大部分觀眾是聞訊趕來過節的市民,也有一些外地遊客,不乏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市民李先生是壯族人,他告訴記者,由於現代生活中的民族味越來越淡,他特地帶著5歲的兒子來感受壯鄉文化。來自湖南吉首大學的張志昕表示,他們一群同學本打算去北海玩,路過南寧時聽説這裡舉辦廣西壯族“三月三”相關活動,他們特地多停留一天,“這裡的人純樸熱情,民族文化豐富多彩,讓我大開眼界,這次路過值了”。
市民趕歌圩體驗民俗
“桂風壯韻三月三”還包括迎客、春韻、踏青踩街、鼓樂昇平、對歌、偶藝新韻、記憶“三月三”、五色糯香、匠心神韻、傳統體育競技等10項活動,地點依據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地形設置,這意味著逛一圈廣西民族博物館便可參與所有的活動項目,可謂一日玩盡“三月三”。
“我家沒有好茶飯,只有山歌敬親人……”一首《我用山歌敬親人》拉開了迎客的序幕,隨後蘆笙踩堂、壯族竹竿舞、壯族攔路歌、敬酒環節等節目接連登場,市民在這裡需按照壯鄉風俗“過五關斬六將”。記者發現,竹竿舞體驗項目十分受歡迎。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竹竿碰擊聲裏,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一些市民敏捷瀟灑地進退跳躍。
“三月三”以歌唱為主要特徵,因此對歌活動人氣很旺。記者在現場看到,舞臺上歌手身穿盛裝,大展歌喉,各路山歌飛揚,精彩還原了原生態的歌圩。
品嘗壯鄉美食,也是歡慶壯族“三月三”主題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各種糯米製品、米粉以及糍粑、油茶等讓市民大快朵頤。
廣西各族優秀技藝吸引眼球
匠心神韻設在風雨橋二樓,展示織錦技藝、六堡茶製作技藝、毛南族花竹帽製作技藝、欽州坭興陶製作技藝、北海貝雕製作技藝等。
繡球展臺上擺著十幾個精美的繡球,來自靖西的兩位“織女”一針一線地繡著繡球球面,當有觀眾諮詢時,她們便熱情地介紹繡球花紋、製作工藝,“手工刺繡費時費工,光是一面簡單的花紋,我們就要繡上兩三個小時呢”。
欽州坭興陶製作技藝展臺前,一位手工藝人聚精會神地進行手工拉坯,不一會兒,一團泥料變成了一個矮矮胖胖的杯子,這種神奇的變化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在手工藝人的指點下,一名6歲的小朋友漸漸拉出一個杯子的雛形,可因為用力不均勻,杯子變形了,逗得其他圍觀者哈哈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