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原生態舞蹈《壯家酒歌祭慈母》。 冼敏 攝
4月21日(農曆三月初三),廣西“三月三·龍母”祭祀大典暨上林縣塘紅鄉第十屆龍母文化節,在塘紅鄉石門村石門莊龍母文化廣場開幕。龍母文化倡導的是善良、勤勞、感恩、孝順,弘揚“真、善、美”的良好品德。而上林縣塘紅鄉是珠江流域龍母文化之源,也是廣西傳統節日“三月三”的發祥地,還名“慈孝之鄉”。
萬人現場祭拜龍母
當天,百家敲響瑤山鼓、舞龍隊鼓,9條各種顏色的長龍出場,拉開了拜祭龍母的儀式。在“九龍祭母”中,隨著有節奏的聲聲鑼鼓,9條飛龍輪番上場拜祭龍母。現場,只見飛龍上下翻飛,行雲流水般繞場穿梭,活靈活現,仿佛在騰雲駕霧。這9條飛龍還演繹了一段慈母行善救小龍的故事。
相傳,原始社會晚期,塘紅鄉石門村有個婦女,無兒無女,孤苦伶仃,出於善心,收養了一條幼蛇。她砍豬菜的時候,不小心將幼蛇的尾巴砍斷,因此將幼蛇取名“特掘”(壯譯,意為短尾龍),當作兒子來疼愛。後來特掘長大成人,神通廣大,一直贍養他的養母及周邊的老百姓。養母去世之後,特掘颳起一陣大風將他養母送到石門山後的一個山洞裏安葬。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特掘都回來給他的養母掃墓。後來,人們就把特掘一直生活的那個湖叫“石南海”,把特掘的養母稱之為“龍母”,把安葬龍母的那個山洞叫“敢仙”。
為此,活動中專門安排了在石南海舉行“百鯉放生”儀式,遊客群眾紛紛將手中的錦鯉放生歸海,以此體現龍母特掘慈孝之心,弘揚龍母博愛精神,樹起和諧文明的時代新風尚。萬人還在現場向龍母行了祭拜祈福之禮。
相傳,龍母是農曆三月初二去世,于三月初三下葬,因此,每年的三月初三,人們都會在石南海邊舉行盛大的祭拜龍母活動,“三月三”最終成為原南越民族(壯族、侗族等的先祖)共同的節日,成為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的源頭。
據了解,塘紅鄉石南海是上林龍母文化的發源地。2012年,石南海遺址公佈為南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申報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通過自治區文物專家組的評審。
有多名專家研究後提出,石南海具有可考究的壯族先民最早活動遺跡。1972年,因天旱抽水,從塘紅鄉石門村一個名叫“石南海”的深潭中,打撈出石錛、石斧、杵等石器和銅刀、銅鍬等青銅器。這表明,石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人類。因此,石門是桂西南地區人類出現較早的地方之一。
展現壯鄉原生態文化
活動中,盛大的祭祀祈福活動和非物質文化節目表演充分展現了壯鄉的魅力,更是吸引了上萬名縣內外遊客和群眾前來遊玩。今年的塘紅龍母文化節以“慈孝”為主題,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在精彩的表演中,一個個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原生態壯族歌舞表演不斷登場,讓遊客和群眾領略到了濃郁的壯鄉原生態文化。如:《龍母之春》《師公舞》《壯鄉曬谷忙》《壯鄉情》《壯家酒歌祭慈母》,以及朗誦節目《百善孝為先》等。
壯族師公戲是廣西流行最廣泛的劇種之一。上林縣是烏滸部落、駱越部落和甌越部落的結合部,所以上林的文化同時具有廣西南越民族的所有文化成分,因此保存下來的師公戲就更具有原生性、完整性、融合性。上林傳統的師公戲共有300多種舞種,其中較大的有80種,但最主要的有10多種,如《三元真君》《陰陽師父》《北帝》《雷王》《唱天師》《甘王》《莫一大王》《四值公曹》等。
活動中,非常受山歌愛好者歡迎的是壯鄉山歌邀請賽。比賽中,來自馬山、賓陽、忻城、興賓區、合山市等周邊縣(區)的壯語歌王放聲高唱,前來龍母節參賽助興,促進了民間民俗文化的交流。
上林縣是“三月三”壯族傳統歌節的發祥地,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古樸的民風民俗造就了上林人民愛山歌、唱山歌、聽山歌、趕歌圩的傳統。清朝康熙年間,上林就有了民歌記載。上林的壯族人民以歌傳情表意,其內容有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生活民歌、歷史傳説歌、兒歌、雜歌等64種,格式有五言、七言、十言、五三五言、四六聯言、長短句摻雜韻律等。五言格式又分四句一首、八句一首等。不同地域,上林縣民歌有各種各樣的唱腔,如壯族民歌中有三里鎮、喬賢鎮山歌,西燕鎮師公調,巷賢鎮四六聯山歌、採茶調,大豐鎮、澄泰鄉五三五言山歌。在唱法上還有一聲部、二聲部、多聲部等,如三里鎮黃境的多聲部,其唱法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節奏嚴整鮮明、抑揚頓挫、富於韻味、朗朗上口,曲調與唱詞吻合和諧,可謂是民歌中的瑰寶。
當天,遊客和群眾在龍母文化廣場上,還免費品嘗龍母五色糯米飯。在龍母文化室裏,上林縣著名書法家、畫家和攝影家奉上了一場豐富的慈孝文化書法、美術、攝影展覽。在龍母文化廣場周邊,還有各種知名土特産品展,遊客群眾紛紛選購了長壽産品帶回家。
慈孝文化傳播善美
塘紅鄉有4.2萬人,百歲老人13名,民風淳樸,是長壽之鄉。塘紅鄉人富有慈心、孝心與愛心,還是有名的“慈孝之鄉”。在傳承與發展中,龍母文化催開了文明之花,“慈孝之鄉”讓美無處不在。
活動當天,上林縣還給塘紅鄉的百歲老人代表獻壽祿,表彰了慈孝家庭。在“20家慈孝家庭”評比活動頒獎儀式現場,獲獎村民陸續登上領獎臺,自豪地接過“慈孝家庭”牌匾。而每一個慈孝家庭背後,都有數不盡的感人故事。
樊月連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丈夫蒙俊發身體一直都很不好。26年來,樊月連每天堅持給丈夫按摩、泡腳等恢復護理,不離不棄,以實際行動向世人詮釋了什麼叫相濡以沫、患難見真情。龍祥村古發莊韋月豐家庭,他們夫妻恩愛、尊老愛幼、熱心助人,禮讓鄰里、團結互助,以孝為先。
今年70多歲的藍月雲,身體一直較差,老人的子女孫子不在家,沒人照顧,但是老人並不孤單,韋月豐一家經常幫助她,噓寒問暖,用真情詮釋人間真愛,傳頌孝順文化。中可古棉莊人韋國武用行動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真諦。
還有韋國武的母親樊桂花,今年95歲高齡,從2002年至今一直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眼睛幾近失眠。母親患病十多年來,韋國武和妻子一直精心照料,喂飯喂藥,接屎接尿,無半句怨言,為了防止母親肌肉萎縮,夫妻倆經常給她按摩,天氣好時還經常帶出來曬曬太陽。言傳身教,在夫妻倆的影響下,他們的孩子從小就特別懂事、孝順,一家其樂融融,是慈孝家庭的模範。中華民族流傳千年的孝道文化,在韋國武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多元化文化的典範
塘紅鄉石門龍母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並成為塘紅鄉多元化文化的奇葩。如今,龍母文化已規範轉化為群眾自身的行為。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大家都能夠做到“把微笑送給他人、把尊重留給他人、把愛心奉獻給他人”。
中可社區黨支部書記藍常誠在家裏開設了“農家課堂”,義務培訓農民科技種養知識,還投入16萬元,創辦了標準化小蠶共育點,育蠶房7間約300平方米,經常賒給農民蠶苗,還指導農民如何按標準養殖。
那君村婦女主任、黨員先鋒譚秀麗在資金、技術上經常幫扶對象戶殘疾人鍾小元,讓她在家裏辦起個寶石加工廠,開拓一條創收門路。像譚秀麗這樣幫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黨員先鋒,在塘紅鄉12個村中就有60名。
古春村花幹莊韋涔香、韋涔梅是對孤兒,塘紅鄉政府逢年過節都給她們送去了大米、花生油及日常生活用品,並將韋涔香一家納入低保家庭,每月給予生活補助金。學校除按政策給予韋涔香九年義務教育住宿生每學期每生500元的生活費補助外,每學期還給她250元的生活費補助。
塘紅鄉積極開展為百歲老人送健康活動,每個季度組織醫務人員深入村屯為全鄉百歲老人進行量血壓、測血糖等,為百歲老人健康長壽提供醫療保障,讓老人們更加延年益壽。
……
龍母文化節給塘紅鄉帶來了人氣、商氣、財氣。同時,“龍母文化”遊的火熱也帶旺了交通、飲食、旅宿等第三産業,這一活動已成為西江流域有較大影響的傳統民俗活動,推動了龍母文化和塘紅旅遊業的發展。
下一步,塘紅鄉將緊緊圍繞“打造龍母特色旅遊文化産業”這一主線,積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資源,打造慈孝文化品牌,與打造生態旅遊特色名縣結合起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造福百姓。
挖掘石門龍母文化
石門龍母文化是上林的,也是南寧市的。這支文化的存在,和武鳴剛挖掘出來的龍母文化一南一北支撐起大明山的龍母精神。
以大明山主峰龍頭山為中心,輻射了周邊的文化,如大明山以東南方的龍湖,大明山東麓的大龍洞、大龍湖,以大明山主峰命名的、大明山脈東南部分的龍山自然保護區,都和壯族龍的文化內涵息息相關。
南寧市現在正在努力打造以大明山景區為核心的環大明山旅遊圈,環大明山的旅遊格局正在形成,石門龍母文化的出現和挖掘,將有力地填補了大明山東麓的龍母文化缺陷,極大地豐富了大明山及環大明山的旅遊文化內涵。
另外,上林縣的旅遊圈是環大明山旅遊圈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石門龍母文化以及崖棺葬文化的發現和挖掘,加上石門在明代的八寨起義、上個世紀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傳統文化,具有廣闊的旅遊開發前景。
石門這一景點一旦形成規模,就會以大龍湖的“龍”和石門的“龍母”到雙羅的韋厥墓再到洋渡唐碑中的“韋厥”這條龍和龍母的內線連接起來,將會賦予上林旅遊的靈魂,改變上林縣旅遊景點分散的格局,形成了上林縣內的一條黃金旅遊線路,把上林縣的旅遊品牌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檔次,極大地豐富了環大明山旅遊的文化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