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全身都是寶。在橫縣,甜玉米所有副産品都得到了綜合利用,玉米筍加工成罐頭出口;甜玉米秸稈、苞衣、玉米芯等用於肉牛、水奶牛、山羊、梅花鹿的養殖,或用作種植食用菌原料,形成了“甜玉米—秸稈養牛—牛糞種蘑菇—菇料還田”的迴圈農業模式,促進資源迴圈利用,延長甜玉米産業鏈,促進甜玉米産業可持續發展。除了甜玉米,在橫縣,稻草、甘蔗葉、桑枝等農作物副産品,以前都是廢棄物,如今都得到了迴圈利用,實現了變廢為寶。
農業與養殖迴圈發展
近日,記者在橫縣潤達畜牧有限公司看到,該養豬場大量收購農民採摘玉米後剩下的秸稈,用來做養豬場裏的發酵床,發酵過的墊料清出豬舍後,又“搖身一變”,成為高品質的有機肥,投入到果蔬種植中。該公司負責人韋德超告訴記者,豬捨得臟、亂、臭問題一直困擾著養豬場,如今這個大難題不但得到有效破解,還形成了全新的生態迴圈鏈,可謂一舉多得。在橫縣,肉牛、水奶牛、山羊、梅花鹿等養殖業都是採用這樣的迴圈養殖方式,實現了農業與養殖業的良性互動。
在橫縣,生態迴圈的技術養殖方式基本取代了傳統的養殖方式,不僅推動了農業發展,也帶動了現代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據了解,該縣長期大力推廣綠色植保、測土配方施肥、迴圈農業等生態農業技術,以此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如利用稻草、甘蔗葉、玉米稈(苞心)、牛糞種植雙孢蘑菇。到了蘑菇種植季節,出售、收購、運輸稻草、牛糞等種菇原料又成為農民收入的又一來源。
實現生態農業“連鎖反應”
種桑養蠶與蘑菇種植是橫縣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這兩種看似完全不同的農業模式,因為科技創新,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多年來,該縣致力於蠶桑資源綜合利用的科學研究,並於近幾年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雲表鎮桑枝蘑菇栽培試驗示範點,工人以粉碎桑枝為主要原料,配以不同分量的蠶沙、稻草等輔助材料,經拌勻堆漚發酵後種植雙孢蘑菇。據了解,與常規種植蘑菇方法相比,以桑枝粉為主要原料的栽培組合具有出菇早、産量高、品質好、味道鮮的優點,此項科技創新技術目前正在該縣逐步推廣,為蠶桑資源綜合利用,實現蠶桑迴圈生産,提高蠶桑生産經濟效益打下良好基礎。
據橫縣農業局局長龍朝暉介紹,該縣通過科技創新,開發桑枝栽培雙孢蘑菇等食用菌技術,使全縣19萬多畝桑園産生的桑枝變成種菇原料;推廣甜玉米免耕栽培、秸稈養牛,牛糞種菇,種菇後的栽培料還田種植甜玉米、水稻、蔬菜等農作物,農業資源迴圈利用,既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化肥的使用,又提高了農産品的品質。
企業與農業高效互動
近年來,橫縣桑蠶産業化發展喜人,桑蠶産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該縣繅絲工業的發展。據了解,目前該縣有繅絲企業6家,産值9億多元。6家繅絲廠合理分佈在縣城4個鄉鎮,有利於繅絲企業對桑蠶繭質等資訊的反饋,也有利於蠶桑産業化的發展。
桂華繭絲綢公司位於全國蠶桑第一大鎮——雲表鎮,是集蠶桑基地建設、繭絲加工與研發為一體的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長期堅持最低保價收購蠶繭,持續引導農戶以“蠶桑+蘑菇+沼氣”的模式發展基地,使資源得到高效迴圈使用,充分調動了農戶種桑養蠶積極性,帶動雲表鎮桑園從8000畝發展到4.6萬畝,穩居全國蠶桑第一大鎮。保證了公司源源不斷的優質原料的同時,也讓農戶通過種桑養蠶實現增收。
廣西南寧北部灣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位於橫縣馬嶺鎮,建立了馬嶺食用菌場。據了解,該公司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對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及雙平村的農民,實行公司統一供應食用菌菌包、統一現場技術培訓、統一保護價收購産品的“三統一”,有效地帶動當地農民種植食用菌,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同時,高溫菇生産原料成本低,所需的玉米芯、桑枝、棉籽等均就地取材,草菇、金福菇的種植底料又能用來種植雞腿菇,再製成有機肥用於果蔬種植,實現迴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