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武鳴縣全面推行“百千萬走基層”“服務先鋒”“同城發展”“民生幸福”系列活動,堅持“談、幫、融”三字方針,在實際行動中踐行群眾路線,聽群眾心聲、認群眾為親、為群眾辦事,積極融入“三個味”,切實當好群眾的“貼心人”。
談心交心,談出真誠 “老友味”
“開展談心交心活動以來,能面對面地與領導、幹部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了,能有這樣的機會和他們説説心裏話,心情感到舒暢很多!”許多幹部群眾由衷感慨。在談心交心活動中,武鳴縣黨員領導幹部堅持用真情換真心,以真心促真情,做到在平等交流中溝通思想,在共同探討中相互啟發,在和諧相處中推動工作。幹群之間像“老朋友”一樣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傾訴自己最真實的聲音。
武鳴縣堅持把開門搞活動、開門聽意見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則,結合全縣正在開展的“百千萬走基層”大行動,深入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具體做到“四個注重”:一是注重談心範圍,確保談心活動全覆蓋;二是注重談心方式,全面聽取幹部群眾的意見建議;三是注重談心內容,將談心活動做實做細;四是注重談心品質,切實做到談實、談深、談透,搜尋出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隨著談心交心活動的不斷深入,武鳴縣黨員領導幹部摒棄“客套話開頭、奉承話居中、希望話結尾”的俗套,做到敢於找茬、揭短亮醜、開展批評,積極“開炮”,不放“空炮”“禮炮”“啞炮”,在融洽和諧的氛圍中,讓靈魂受到觸動和洗禮,達到了臉紅出汗、加油鼓勁的效果。日前,談心交心活動正在全面鋪開、有序進行。
結對幫扶,幫出暖暖 “親人味”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武鳴縣始終秉持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把群眾所需、所求當成親人所需、所求的理念,真心實意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結合開展“服務先鋒”大行動,武鳴縣繼續深化“結一聯五”制度,萬名黨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傾情群眾,結對幫扶架起黨群、幹群“聯心橋”,幫出暖暖的“親人味”。
目前,武鳴縣共有115名領導幹部分別與115個村(社區)、575戶農戶建立直接聯繫、結對幫扶、定點服務的“基層聯繫戶”關係,力所能及地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並定期進行走訪慰問;同時,大力推行以“聽意見、解民憂、辦實事、暖民心”為主題的三項行動,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一是“一幫一”助民富。積極為幫扶對象制定致富規劃、尋找致富項目、提供致富資訊,引導和帶動群眾致富。二是“戶到戶”化民憂。認真排查各類矛盾糾紛隱患,做到邊排查邊化解,確保事事有結論,件件有回音。三是“心貼心”辦實事。全面實行為民服務全程代辦制和錯時工作制,開通24小時“愛心服務熱線”,確保群眾來辦事不再白跑路。及時不拖拉的辦事效率,受到了群眾的普遍好評,樹立了黨員幹部親民為民良好形象。群眾説:“幹部們幫我們做事,就像是幫親人做事一樣,又好又快!”
融入本土,呈現濃郁 “壯鄉味”
為切實提高社會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知曉率,增強黨員幹部群眾參與教育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武鳴縣結合“同城發展”“民生幸福”大行動,深入開展“壯文化同城發展”活動,積極搭建“211”平臺(即:2個歌圩、2個講堂、1個舞臺),將本土文化融入教育實踐活動中,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
壯族歌圩,唱響壯鄉“月夜”。武鳴歌圩別具魅力,縣城每月固定的“月歌圩”和城鄉形成的“夜歌圩”,歷來受群眾喜愛。武鳴縣積極整合資源,把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工作融入“月歌圩”“夜歌圩”,讓群眾一邊享受“鄉土文化大餐”,一邊從山歌中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受老百姓喜愛。今年,全縣共舉辦山歌演唱160多場(次),觀眾10多萬人(次)。壯鄉講堂,啟迪幹部智慧。在全縣深入開展“踐行群眾路線·壯鄉大講堂”活動,組織在職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和部分機關黨員幹部深入基層,緊密聯繫思想、工作和作風建設實際,為基層黨員、幹部上黨課,不斷激發基層幹部、群眾的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壯家舞臺,舞動黨員“心”聲。把黨的群眾路線融入于文藝活動中,助推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一是搭建壯家鄉土文藝舞臺,完善宣傳文化廣播電視站13個、村級綜合文化活動室164個;二是不斷加大“送音響、送樂器、送戲劇”下鄉力度,做到“隊隊有音響,村村有戲臺”;三是精心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為農民群眾送上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精神大餐。今年,全縣共開展各種大小文藝演出78場,參與群眾30萬人次,促進了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