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不給孩子壓力讓他自由學習,這觀點是對還是錯?
低年級孩子教育家長誤區不少,請聽專家一一解答——
一二年級不“放羊” 大了才有好習慣
核心提示
近日,在南寧市位子淥小學舉辦了一場“我與專家面對面”的講座,這是南寧市家庭教育專家服務家長的特別活動之一,邀請了教育專家與低年級的學生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專家劉曼麗表示,高年級學生的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常常“束手無策”,原因是什麼呢?她説,因為很多學習習慣和性格養成都是在低年級塑造,如果這時候不能很好的引導,那麼可能會影響他的將來的學習和生活。
“你們不要小看家長這個詞,你們是最小的‘長’,也是最大的‘長’。”專家劉曼麗一開場,用她特有的風趣幽默的話語鼓勵家長,她説家長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責任比任何“長”都大,所以責任也很重大。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誤區
“放羊式”教育低年級不可取
“很多家長在孩子低年級沒有狠抓,使得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養成壞習慣。”劉曼麗説,現在很多家長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是小學學習中最少的、分量最輕的,這時候應該讓孩子擁有自由的空間,等到關鍵時刻再抓一把也不遲。
她接著説,家長正是存在這樣的錯誤思想,因此到了三年級會有不少家長感嘆,孩子很多或好或不好的行為習慣已經養成,很多時候已經不再聽家長的話了,這時候再下決心要緊跟孩子,往往付出的是比別人多很多倍的努力,還不見得有效。
所以,劉曼麗表示,她所説的“狠抓”,並不是説要“瘋狂的強調”,也不是要“狠狠的逼迫”,而是要密切的關注並進行及時的引導,在這個階段花費的心血,一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小學六年有三個階段,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以及大腦智力開發的黃金時期。劉曼麗舉例説,比如孩子剛剛學會寫字,那麼握筆的姿勢就很重要了,握筆的姿勢對了,那麼字寫出來才會漂亮,如果這時家長沒有及時糾正,那麼養成習慣之後就很難改。
到了三四年級,是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會開始主動積極地接收知識,很多機智的表現,會不時讓父母驚嘆。
五六年級,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識的時期。這時候家長口頭上能交給孩子的東西已經不多了,很多解題方法,孩子已經弄透,所以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給孩子提供學習空間與資料,借助書本給孩子傳遞豐厚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