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7時許,廣西鑫糧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糙米米粉加工生産車間機器轟鳴、蒸汽繚繞,兩條生産線正開足馬力生産。
記者在生産線上看到,經過不銹鋼磨打磨的糙米米漿汩汩流出,傳送到不銹鋼帶上蒸煮,數秒內,從生産線另一端“吐”出來的已經是切好的米粉。
“線上一分鐘,線下十年功”。流暢的生産線背後,凝聚著鑫糧集團研發團隊技術攻關的智慧和汗水。
糙米粉生産設備“轉型升級”
和米粉打了31年交道的廣西鑫糧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闕之和,2013年年底第一次聽説糙米米粉的概念:“説實話,用糙米做米粉,以前沒想過。”
儘管聞所未聞,接到鑫糧集團有關負責人的電話後,闕之和還是把研製糙米米粉的攻關任務攬了下來。
經驗老到的闕之和是鑫糧集團糙米粉産業化項目研發小組核心成員之一。但接下來的一系列實踐,讓這位老行家頭疼不已。
做米粉的第一道工序“泡米”,就讓研發小組著實領略了糙米的“硬氣:普通的精米一般只需浸泡2-4個小時,就可以用手指輕輕捏碎,經過軟化的大米再放進機器打磨,打出來的漿就比較細膩,成品後的米粉口感也比較細滑。
但糙米硬度大,附水性差,很難進行軟化。闕之和和研發部門的技術人員試驗後發現,別説是2-4個小時,哪怕是浸泡一整天,糙米依然硬邦邦的。而且過長時間的浸泡也讓米粒容易滋生細菌,帶來食品衛生方面的隱患。
更讓人著急的是用傳統工具給糙米打磨,根本沒法出漿。糙米與精米的不同之處在於,糙米沒有經過篩選、拋光等加工程式,保留了原有的種皮和胚芽,打磨的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皮層。傳統的砂輪磨由於功力有限,無法把顆粒和皮層完全打磨,大量的沉澱物反而把出漿口堵死。
“糙米在打磨過程産生的皮層,由於口感粗糙,難以下咽,很多老百姓往往將其丟棄或當作飼料給豬吃了。但皮層裏蘊含著大量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這恰恰是糙米的精華所在。”廣西鑫糧集團研發部主任吳春平表示。
如何把皮層完全融合在米粉裏面,在確保營養成分不流失的同時,又不影響外觀和口感?這是懸在所有研發人員心裏的一道難題。
在一籌莫展之時,闕之和想到了以往他在馬來西亞考察時借鑒到的“真經”:用全不銹鋼磨替代傳統的砂輪磨進行切片式的打磨,從而大大提高打磨的力度。同時在出漿口處加上細密的漏篩,確保了出漿的精細程度,為解決糙米的口感問題奠定了基礎。
在蒸煮過程中,研發團隊還對設備進行了升級,用不銹鋼帶取代了傳統的布帶。“不銹鋼帶表面光滑,可以完全保留營養成分,同時表層溫度更高、糊化度好,讓糙米米粉‘更營養、更安全’。”吳春平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