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沿著1米多寬的鋼架樓梯往下,走進地下16米左右深的盾構機工作平臺……一台直徑約6米,長約75米的大傢夥赫然出現在眼前。12月8日上午10時許,南寧地鐵1號線第一台盾構機在南湖站始發,這也是南寧市首次使用盾構機進行地下施工。
這次始發的區間為南湖站至金湖廣場站右線,它位於民族大道,東西方向佈置,全線為地下線,而這臺“鑽地龍”擔負著打通南湖站至金湖廣場站的重要任務。據介紹,區間起點位於廣西地方稅務局前綠地,線路為民族大道北側,沿民族大道自西向東,從民族金洲路口開始由北向南斜穿民族大道轉入民族大道南側,下穿金湖廣場地下商場,到達區間終點民族金湖路口,長度約為726米。南湖站至金湖廣場站右線區間施工工期計劃5個月,計劃2014年3月份到達金湖廣場站。
首發成功
它是地下施工領域的“王者”
“這臺海瑞克S540盾構機是從哈爾濱調配來的。”上午10時20分許,南寧軌道1號線工程一部何旭升副部長介紹,這臺來自哈爾濱的“鑽地龍”已經開始工作,首發成功。
那“鑽地龍”是如何鑽地的呢?“盾構機前方安裝著巨大的刀盤。”南寧軌道1號線項目部總工程師何學科説,盾刀盤上有滾刀、重型撕裂刀、刮刀,其中滾刀的作用是保持開挖的直徑,其他兩種刀則起到破土,掘進的作用。
當盾構機啟動後,刀盤將飛快地旋轉起來,慢慢鑽入地層,往前掘進,此時,破碎的泥土通過刀盤開口進入土倉,泥土落到土倉底部後,通過螺旋輸送機運到皮帶輸送機上,然後輸送到停在軌道上的渣車上。盾構在掘進油缸的推力作用下向前掘進。盾殼對挖掘出的還未襯砌的隧道起著臨時的支護作用,承受周圍土層的土壓、承受地下水的水壓以及將地下水擋在盾殼外面。掘進、排土、襯砌等作業在盾殼的掩護下進行。
“盾構機是地下施工最安全的手段。”何旭升説,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在盾構機的內殼內進行操作,盾構機可起到保護施工人員的作用;另外,用盾構機施工還能避開地下管線,保證施工的品質,而且盾構機施工時噪聲小,對環境污染小。
這臺盾構機價值5000萬元,有約500噸重。
掘進不快
1個月掘進200-300米
這個大傢夥,在地下部分東南西北地挖掘,會不會出現誤差呢?
“誤差控制在正負5釐米。”何學科説,盾構機前方有一測量系統,系統的勘測數據連接盾構機內部的顯示面板,工作人員可通過查看面板上的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目前,施工方安排有兩個班組進行施工,一班有28人,12小時1班,24小時施工。
8日上午,盾構機首發後,記者看到工作人員不時按動按鈕進行操作,“鑽地龍”緩緩向前掘進,但站在盾構機的側方,卻很難感覺到這個大傢夥在移動。這是為什麼?
“盾構機每分鐘往前掘進約5釐米。”何學科解釋道,因為掘進的距離不大,所以很難目測到它的前進。儘管目測很難看出這個大傢夥的本事,但是,據工程師介紹,它1個月能掘進200-300米。
在盾構機首發現場,記者還看到,盾構機下方有類似火車軌的軌道,盾構機就架在兩個軌道之間緩緩往前推進。而在巨大的盾構機兩側,一種凝土製成的弧形物體讓人很難猜測它的作用。
“這是地鐵管片,就是它支撐起地鐵的通道。”何學科解釋,地鐵施工往前推進到一定的距離後,就可以自動拼裝一圈管片,形成一個直徑約為6米的“圓”,地鐵的通道就是無數個“圓”支撐起來的。
同伴登場
第二台盾構機將進場
何旭升介紹道,地鐵施工分3個階段,先是車站施工,然後是區間施工,最後進行安裝和調試。而啟用盾構機,就是進行區間施工。
“第一台首發後,第二台盾構機也將進場,前後相差約100米。”何學科説,由於地下的車道是雙向的,一台盾構機挖掘出的是一條車道,另一邊的車道就需要第二台盾構機進行施工,現在第二台盾構機已經開始進行拼裝和調試,即將“上崗”。
這兩台盾構機在貫通南湖站至金湖廣場站後,會繼續往前,打通金湖廣場站與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站之間的通道。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1號線25個車站,接下來將還會有23台盾構機陸續投入使用,1號線將有41公里的施工長度都會使用盾構機。
目前,除萬象城站外,其他24個車站均完成地下連續墻施工,有21個站點已經進行開挖和主體施工,今年底有5個車站能封頂,大部分車站明年初就能完成。
遇到難題
南寧地質情況複雜
“南寧的地質情況複雜,可以説是首次遇到如此複雜的情況。”何學科説,在“鑽地龍”的施工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難度,在目前的施工區間,地質及地下水量豐富、水壓大,土地自穩性差。“地下工程最怕水,遇水後可能會出現地面下沉等情況”。
工程師們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保證“鑽地龍”的安全呢?何學科介紹,會進行特殊處理,在施工時,工人會將優質粘土,也就是膨潤土填入,便於土壓等的建立,從而方便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