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網傳新標準拉高門檻
“月薪2萬元以上,至少有兩居室,有15萬元左右的代步車,工作朝九晚五,堅持健身運動,有鍾愛的時尚品牌……”近日,網上流傳著這樣一份“最新白領10條標準”。依據這份非官方標準,不少人不自覺地檢測著自己。
陳薇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設計總監。對照標準後,她感嘆:“第一條就讓我臉紅地悄悄退出了——月薪兩萬元!我清楚地記得,幾年前月薪6000元就可以自稱白領,所以我一直認為自己應該基本算是白領。奮鬥七八年,欠下了鉅額房貸總算有了房和車,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雖然做不到朝九晚五,可是也不用每天加班到半夜。但因為沒有兩萬月薪,自認資深白領的我被除名了!唯一覺得欣慰的是,我看周圍很多熟人,也都紛紛從白領隊伍瞬間變屌絲。”
對於這一標準,不少人都以娛樂心態看待,不以為然。金融專業大四學生徐媛一直懷揣白領夢,打算要往銀行裏鑽。她告訴記者,前不久有媒體報道,1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員工薪資每人平均16.6萬元,共有四家銀行員工平均工資在20萬元以上。“按照這個標準,銀行裏也有許多人被甩出白領圈子,太不靠譜。”
3
高薪傳聞誤導求職者
為何人們印象中的高薪行業會出現貨不對板?高級職業指導師周碧嘉解釋為人際傳播出現誤導。他説,人們對於白領行業的認識多來自民間傳聞,而且大家在談起他人薪資時,往往喜歡拔高:“××在銀行上班,聽説年薪40萬元”“××在做律師,光年終獎就有十幾萬元”。但説起自己收入時就立馬換上了自謙甚至抱怨的口吻:“我們工資真的超低!”這種“別人都很高,我們怎麼這麼低”的落差感,難免催生挫折心理,也容易誘使初涉職場的新丁尤其是進入基層崗位的大學畢業生更加浮躁。
當一個行業被貼上“白領”標簽後,它也就意味著更多的精英和勞動力爭相涌入,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將陡增,成為高薪人才的幾率更小,而原本作為白領行業的收入也將會被攤薄。
此外,許多應屆畢業生不僅迷信高薪行業,更順理成章地以為“只要我工作夠幾年,我的薪資就能達到多少多少”。周碧嘉糾正説:“他們顯然沒搞清楚能力與資歷之間的關係,有為數不少的員工即使工作年限很長,但資源和工作能力都達到了瓶頸,作為企業方而言,不可能根據資歷為老員工無限加薪。而一些應屆生通過短期的學習和訓練,逐漸具備了核心競爭力,在資源和能力上都達到了不可替代的地步,也同樣可以獲得高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