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馬蹄(又稱荸薺)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
作為傳統、重要的出口創匯産品,中國年産馬蹄約60至80萬噸,産品遠銷南韓、日本、美國、加拿大、香港和東盟等國家和地區,在國際上中國馬蹄商品貿易量達到99%。
自2010年起,廣西馬蹄種植面積約30萬畝,連年佔據全國的半壁江山,成為中國最大的馬蹄産區。小小馬蹄在壯鄉農民的增收中,不動聲色地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
廣西馬蹄的崛起,得益於一個良種——“桂蹄2號”的選育成功和推廣應用。2012年,“桂蹄2號”佔廣西馬蹄種植面積的54.6%,佔全國種植面積1/4以上,是目前廣西乃至全國種植面積最大、出口創匯最多的馬蹄品種。
“桂蹄2號”稱霸産區
夏日,艷陽高照,荔浦縣青山鎮荔江村社坪屯農民湯新科和家裏人,忙著接待一撥撥前來買馬蹄組培苗的農民。湯新科原本經營肥料和農藥等物資,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桂蹄2號”品種馬蹄的育苗市場前景好,精明的他立刻回家,用1畝多地搞起了“桂蹄2號”的育苗工作。今年,他和弟弟一共育馬蹄組培苗達30萬株,預計收入能超10萬元。
2012年,賀州市鵝塘鎮塘面村的馬蹄種植大戶古越南承包的1000多畝田地都種上了“桂蹄2號”,他告訴記者,新品種與老品種相比,每畝可以增長15%的産量,增收近2000元。
“芳林”馬蹄是賀州市的傳統品種,因為無渣脆甜,深受消費者青睞,但多年種植後農戶發現其産量下降,病害很多,種植效益下滑。為此,八步區自2010年起引種了新品種“桂蹄2號”。新品種引進後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僅産量增加15%以上,普遍達到2500公斤,而且大果率高達70%,果形好(臍部較平),耐儲運和儲藏,效益大大超過了老品種。
賀州市嘉寶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營馬蹄罐頭生産與銷售的企業,生産的各類罐頭産品全部銷往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等地,2012年,公司新投産“桂蹄2號”,當年就接了5萬噸的馬蹄訂單。
如今,廣西各馬蹄産區正在開始進行大規模品種更新,而首選的品種,就是“桂蹄2號”。
運用植物組培技術“選美”
馬蹄是一種無性繁殖作物,穗狀花序,雌雄蕊異熟,花期不遇,授粉率低。馬蹄種子小,種殼堅硬,自然條件下很難萌動,成苗困難。為此,長期以來,農民在種植生産上均採用球莖來留種。這樣的種植方式容易導致原有的馬蹄品種種質退化,易受病蟲侵害、球莖小、産量低。
近年來,廣西不少馬蹄主産區,就出現這種種性退化的現象,對馬蹄生産造成很大衝擊。“有的老産區,稈枯病和枯萎病流行,嚴重到已經不能再種馬蹄的程度。”廣西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馬蹄育種專家陳麗娟研究員告訴記者。
對老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及引進新品種的要求迫在眉睫。同時,出口馬蹄對外形也有嚴格要求。廣西鮮食馬蹄年出口4.3萬噸,創匯3744萬美元,馬蹄粉出口創匯500萬美元以上。加工出口的快速發展,對馬蹄的球莖大小和外形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來説,出口馬蹄球莖越大,臍部越平,越適於加工,市場前景越好。
為適應這樣的市場和産業發展需求,10多年前,廣西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就開始對馬蹄的新品種選育展開了研究工作。他們廣泛收集來自廣西、廣東、湖北、湖南、江蘇等地馬蹄種質資源,對種質資源的球莖形態和營養成分進行觀察和分析測試,運用先進RAPD分子標記等現代技術進行種質鑒定,為品種的選育提供理論依據。
通過對種質資源的應用觀察,科研人員發現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將馬蹄的變異率提高,從中選擇出優良變異的單株後代。經過田間種植觀察、繁殖和進一步的種植試驗,“桂蹄2號”逐漸脫穎而出。再進行多年多區域多點小面積試驗、品種對比和生産性試驗後,“桂蹄2號”的新品種優良特性也日益突顯,那就是球莖大、呈扁圓形、臍部平或微凹,單球莖平均重26克,最大可達50克,肉嫩多汁,清甜脆口,澱粉含量高,芽粗,皮紅棕色、稍厚,較耐儲運,可鮮食加工兼用。此外,重要的是,“桂蹄2號”始終以組培苗直接作為生産種苗,不帶病菌和病毒病,産量高,抗性好,當年種當年收穫。
2010年5月,“桂蹄2號”通過了省級品種的審定,這也是全國首個通過生物技術手段選育的馬蹄新品種。
良法組合促成新品種揚名
好的種子只是讓産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馬蹄種植要提高效益,種植方式也要革新。
首先是健康種苗的供應。過去,農戶自行留種蹄育苗,不僅佔用耕地,而且效率低,種蹄常帶病,易耽誤農事或造成缺苗影響生産。馬蹄育苗專業戶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面對市場日益增長的對健康種苗的需求,科研人員積極探索健康種苗的快繁技術,首創了“馬蹄組培苗兩段育苗技術”,育苗成活率達90.5%,並實現組培苗當年種植當年商品化采收;同時,首次建立並完善世界領先的年産1000萬株以開工蹄組培苗生産技術體系,使廣西馬蹄生産全面實現良種良繁。目前,廣西馬蹄健康種苗年生産規模達1000萬株以上,可滿足20萬畝的種植需要。組培技術的先進性及高效率使得馬蹄健康種苗生産實現了規模化,也加速了馬蹄新品種的推廣,馬蹄種植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如今,廣西已有50%的馬蹄種植戶淘汰了自留、自育馬蹄種苗的傳統種植模式,開始向專業生産單位或者育苗專業戶購買健康種苗進行種植。在馬蹄主産區荔浦縣,購買馬蹄健康種苗的種植戶比例甚至超過80%。
其次是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科研人員通過立項,開展了田間病蟲害防治技術、肥料施用方法和産後無公害儲藏技術研究等試驗,探索總結出一套“桂蹄2號”組培苗無公害馬蹄生産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
隨著健康種苗生産、培育及栽培技術的不斷完善,廣西馬蹄生産技術水準不斷提高,有效拓寬了廣西馬蹄品牌知名度及市場競爭力。科研人員還創新建立了“新品種新技術+公司+基地+農戶”的馬蹄組培苗推廣新模式,累計推廣種植“桂蹄2號”馬蹄組培苗1316萬株,種植總面積47.52萬畝。
2007-2012年,全國累計種植“桂蹄2號”面積47.51萬畝,總産量122.67萬噸;總産值30.39億元,新增總産值6.98億元,創造社會經濟效益61.08億元,馬蹄育種實現了重大突破。如今,“桂蹄2號”在廣西及周邊馬蹄産區應用推廣依然方興未艾,推廣面積逐年擴大,市場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