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古建築志》以品質取勝
何 坦
總編導、總編審
用影視手段修志,全面記錄廣西古建築的原狀和風格,並揭示其內涵,在廣西是首次,對我們影視工作者來説是很大的挑戰。為了攝製好《廣西古建築志》,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
首先,內容為王。該片製作之初,我們即強調要深挖內容。一方面把廣西古建築存在的儘量多地拍攝下來,另一方面把廣西古建築已經消失的也要反映出來,展示廣西古建築的精髓。在多的方面,《廣西古建築志》60集,拍攝了110多處古建築,廣西比較出名的古建築,基本收錄進去了。另外對那些已經不存在或行將消亡的古建築,也進行了全方位地挖掘和展現。比如龍州陳勇烈詞,在拍攝時就只剩一面正墻了,我們運用多種技術手段把它拍攝展現出來,在它的歷史內涵挖掘和攝製表現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另外,像桂柳運河、潭蓬運河、南寧古橋等處在拍攝時早已是雜草叢生,其跡難尋,不披荊斬棘,不進行深入細緻的挖掘,很難拍攝到畫面,更談不上拍攝好了。
其次,追求原創。在製作上,高度重視原創。該片的音樂、解説、配音、畫面、片頭、動畫、合成等方面,始終堅持原創第一。光背景音樂,從作曲到配樂,反覆修改,時間就長達一年多;片頭製作,畫面編輯修改達10多次。
第三,追求藝術的和諧統一。影視作品是文學、音樂、解説、攝像、編輯、製作、合成等各要素的綜合藝術,只有各方面都做到較好,才能構成一個比較好的作品。《廣西古建築志》在製作時,我們力求各個方面都要“高度專業化”。如整篇製作的佈局結構,小到角標優化,基調統一、顏色搭配、風格一致等都進行了專門的討論。在各個要素環節的把握處理上,緊緊把握一條——那就是所有的設計製作都要圍繞“廣西古建築的特點”來做,在這個基礎上,把各個要素和諧統一起來,比較好地反映和展示了廣西古建築的全貌及其特質。
長期以來,社會普遍認為廣西的影視製作能力不行。《廣西古建築志》作為純廣西班底製作的作品,能夠第一次獲得該項國家大獎,在製作上給了我們一些有益啟示。首先,要多挖掘廣西題材,反映廣西的民族和文化,以“內容取勝”。其次,要立足“拼創意,不拼製作”。拼製作拼不過北京、上海、廣州等影視發達地區,要力求在創意上取勝。如果有一個很好的創意,就成功了一半。
|